2022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十四五”期要推进设施数字化、养护专业化、管理现代化、运行高效化和服务优质化,并部署了19个方面的工作。
《纲要》提出32项指标,涉及公路技术状况、桥隧安全、路面材料循环利用、路网运行管理、超载超限治理、公路出行服务等方面。发展指标是《纲要》的关键部分,对于引领和指导“十四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遵循的基本标准和考核的主要依据。
一、公路养护指标导向
自“十五”以来,交通运输部相继发布了系列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指导公路养护工作。随着公路养护管理事业的发展,历次纲要中提出的关于公路养护的发展指标也在不断变化,从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公路养护发展导向。
一是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更加合理。公路技术状况指标是纲要的核心内容,也是反映公路养护水平的重要指标。2007年交通运输部颁布行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基本建立了我国公路技术状况的评价体系。之后,纲要中的技术状况指标从“好路率”转变为“MQI”“PQI”等指标,又逐渐增加“优等路率”“优良路率”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改变了单一指标的评价模式,更有利于推动公路技术状况水平的提升。
二是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更加完善。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是养护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公路技术状况评价体系的发展,以技术状况评价为基础的公路养护决策体系快速发展。历次纲要对于科学决策的指标设定经历了从无到有且逐渐丰富的过程,从大中修工程比例,到预防性养护比例,再到自动化检测及科学决策覆盖率等,反映了养护决策理念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且在公路养护实践中应用逐渐深化。
三是公路桥隧安全保障更加牢固。桥隧安全事关公路网运行安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历次纲要均对桥梁隧道改造提出要求,近年来桥隧安全水平也有显著提升,但随着桥隧运行时间增长以及结构性能变化,周期性问题逐渐凸显,公路桥隧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行业发展对于桥隧安全的关注力度始终不降、重视程度始终不减,并且在工作理念上逐渐从“防危”向“防未”转变,在做好危桥(隧)改造的同时,更加注重三类桥(隧)的改造提升,提出一二类桥(隧)的比例要求,并不断加大危旧桥梁改造力度,为公路网安全运行提供更加牢固的基础保障。
四是公路绿色养护内涵更加丰富。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养护成为近年来主要发展方向。自“十二五”以来,纲要就提出了绿色养护的要求,并提出了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的量化指标。近年来,随着养护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绿色养护内涵进一步深化为全寿命周期内资金效益最大、资源消耗最少,不断丰富完善科学化、规范、标准化、机械化等养护管理工作要求,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公路养护科技贡献率,深入推动绿色养护理念和实践的发展。
二、养护管理指标特征
一是突出科学性。结合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要求,为推进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将对于普通国省干线的技术状况要求,进一步细化为普通国道和普通省道,并根据各自特点,结合“十三五”的公路技术状况水平,分别提出要求。同时,对于国省干线养护不再单纯提出预防养护比例、养护工程比例等量化指标要求,而是从科学决策的角度出发,尊重公路基础设施性能变化规律,强化科学决策成果应用,要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编制公路养护规划纲要,构建养护工程项目库,以科学规划引领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
二是突出主动性。推动公路出行服务从被动适应向主动提供转变,如将公路出行信息覆盖率进一步细化为出行信息发布及时率以及阻断信息报送及时率等。主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明确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的要求,针对养护管理和路网运行管理提出工作措施,推动公路养护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三是突出精准性。充分考虑东、中、西部的差异性及发展阶段,继续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指标要求,尤其是技术状况指标,更能精确指导各地养护管理工作,也进一步提升各地工作积极性。充分考虑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及农村公路的发展差异及特点,对于公路技术状况提出不同的指标要求,高速公路要求优等路率,普通国省道要求优良路率,农村公路则要求优良中等路率,更加准确反映不同路网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普通国道和普通省道的共同特征及差异性,提出相同指标项,但要求不同的指标值,更加符合普通国省道养护的实际情况。
四是突出系统性。随着公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公路逐渐联结成网,公路网运行监测设施也不断完善,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契机,“十四五”期更加侧重于路网运行的一体化管理,在运行监测设施覆盖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接入率、在线率、上传及时率和准确率等运行数据的联网要求,提升路网运行监测设施的利用率,并推动各地运行数据的及时、准确汇集,体现全国“一盘棋”的管理思路,更有利于保障全国公路网的正常运行。
总体上看,《纲要》的指标体现了“适应需求、适合区域、科学养护、便于考核”的原则,符合新发展阶段对公路养护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顺应了公路养护管理自身发展规律,将进一步优化强化公路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