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的多地震国家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关于地震的记载。千百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抗震经验。在桥梁工程建筑上,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从古桥梁结构抗震的角度讲,河北赵县的赵州桥,福建泉州的安平桥、洛阳桥,则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
01
称誉世界的河北赵州桥——古代大型敞肩石拱桥
建于隋代(约公元605年)的赵州桥,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7.6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0多公里,仍然保持完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4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赵州桥的基础牢固,一千多年来,两边桥基虽略有下沉,但一直保持受力均匀。其结构独特,在横跨洨河上的大拱洞两旁各有两个小拱洞,可减轻大拱体与桥基的负重,缓和水流对桥基的冲击。除选取优质巨型石材外,大拱和四个小拱采用二十八道独立圆弧石圈纵向并列砌筑法;横向各连接点则加铁拉杆,使供体、拱石紧牢串成一体,既安全又非常壮观。
02
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的泉州安平桥
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的福建泉州安平桥,桥长2公里以上,保持了八百年之久的全国桥梁长度“冠军”。
千百年来,它经历了无数次强震、台风、暴雨的冲击。在经历1604年泉州特大地震后,虽有修葺,仍基本维持原貌。其抗震能力之强,主要是桥基采用“枕木卧基法”,以沙为基底,枕木交叉相叠其上,再在枕木上建造桥墩。并利用潮汐的涨落规律,将330多座桥墩设计为长方形、半船形,及船形三种形式,区别不同部位采取形态各异的桥墩结构,以缓和海潮冲击:半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
03
"海内第一桥"——泉州洛阳桥
洛阳桥建在江海之交,水深流急,地质复杂。为解决潮狂水急的问题,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即用大量石块抛填江底,铺成一条石基河床,然后在上面建起桥墩。
为了巩固桥基,劳动人民还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此外,包裹住石头桥墩的牡蛎,在桥墩表面形成了保护层,既能防止洪水的直接冲击,又能减少水污染对桥墩的腐蚀。”至今,我们仍可以从那些缀满白色蛎房痕迹的桥墩石,窥探它当年的模样。
"筏形基础"和"种砺固基法"的应用,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建造大型石桥的基础工程,使得建于1059年,历经近千年风霜,即使在经历1604年泉州特大地震后,洛阳桥至今仍原貌犹存。
这些古桥梁工程年代久远,经受多次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仍基本完好,其抗震能力之强,建筑艺术之高超,令世人赞叹!展示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更是研究现代建筑方针抗震的珍贵实物资料和灾害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