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大凉山金阳河三峡连心桥桥墩刷新了同类型桥梁世界纪录
2022-03-15 来源:封面新闻 

  182.5米、195米、196米……“基建狂魔”中国的造桥技术不断刷新钢管混凝土格构空心墩桥墩高度的纪录。

  196米,正是四川凉山州金阳县金阳河三峡连心桥6号主墩的高度,比此前连续钢构“世界第一高墩”雅西高速腊八斤大桥最高墩高13.5米,被扛旗世界纪录收录机构收录为“世界上最高的钢管混凝土格构空心桥墩”,被众多媒体称之为“世界第一高墩”。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金阳河三峡连心桥主体已经完工。修建这座桥的项目总工程师何锐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桥已进入到了景观设计和施工阶段。顺利的话,今年这座桥将正式通车。

  一座大桥横跨金阳县城的新老城区

  现场探访

  世界上最高的钢管混凝土格构空心桥墩

  从县城向东出发,驱车沿着山路一路下行,在距离河谷将近200米的地方,只见一座崭新的大桥横跨峡谷,将金阳县城的东西连为一体。

  在大桥的不远处,是全长13公里、垂直高差800米,28个回头弯形成“之”字构成的通村天路“28道拐”。这“28道拐”像镌刻在青山的伤痕,也像缠绕在山体上的丝带。

  顺着桥面往下看,几根灰色立柱像擎天柱一样,插进峡谷的“心脏”,稳稳地托举起距离金阳河200多米高之外的桥梁。这座桥,一共有8个桥墩,最高的桥墩6号墩196米。

  196米。如果按每层楼3米折算,这座桥最高的桥墩相当于65层楼的房子那么高。

  这座桥,刷新了世界上钢管混凝土格构空心桥墩的高度,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钢管混凝土格构空心桥墩”,并被总部在英国的扛旗世界纪录收录机构收录。

  该桥的工程施工项目部位于约最高桥墩高度五分之一处的板房里。出门,就能望见飞天而架的桥。

  对于这座桥,装在何锐心中的,更多的是创新与挑战。

  在项目部的会议室里,张贴着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颁发的科学进步奖二等奖证书、一系列省级工法和企业级证书,以及实用新型专利的彩色复印件。

  正如他们在一本内部宣传资料中写的那样:“这里摆放的,不是勋章,是汗水营造的胜利的光芒!这里沉淀的,不是荣誉,是激情灌注的五彩梦想!”

  运输神器:自爬式多功能提升系统

  总投资3.39亿元

  17节钢管往上重拼成196米

  据了解,这座大桥起于城东绕城公路,止于县城对岸木腊沟,与国道G356线改建公路和规划的金阳新区城市道路相连接,属原S208线金阳县城至通阳大桥段公路改建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之一。

  据金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白只曲介绍,大桥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援助和金阳县政府自筹建设,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公路设计院”)设计,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代建,四川蜀道集团所属四川路桥承建,总投资3.39亿元。数据显示,桥面高出河床约238米,桥身全长757.5米,桥梁主跨跨径200米,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

  封面新闻记者戴上安全帽,分别站在桥面和桥墩处观察这座“世界第一高墩”。

  站在桥面上,往下望去,它像一把利剑,直直插入峡谷的深处。站在一个合适的点位上,正好可见八根灰色的桥墩齐刷刷地站立着,它们看上去孔武有力,稳稳托住架在空中的桥身。而站在峡谷深处仰望,那196米的桥墩,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笔直向上,飞天而去。

  196米的高度,是怎么生长上去的?

  据何锐介绍,这些桥墩由四根196米长的空心钢管构成框架,每根空心钢管的重量高达20吨。为了更好地受力,还往空心钢管里浇铸了标号为C80的混凝土。他透露,没有196米长的钢管,他们就用了17节钢管(每节12米)往上重,拼结成出196米的桥墩。

  研发出运输“神器”

  40米的塔吊可以将东西吊到196米高

  要把这么重的钢管不断抬升到196米是这一巨大的工程难题。为此,何锐和他的小伙伴们发明了自爬式多功能提升系统。有了这个系统,仅用自制的提升系统和40米高的塔吊,就能将东西运输到196米高甚至更高的地方。

  为了攻克这个技术,他和技术小伙伴冥思苦想了整整一年,无数次,他们都走进了死胡同,有过多次放弃的念头。最终,他想到了用千斤顶作为动力、钢绞线作为爬升的牵引作为他的爬升系统,以及架体系统作为主要的吊装系统(可吊装40吨左右的重物),加上把40米塔吊(可吊装小于5吨左右的重物)安装在其系统内,通过一个系统整合了多个功能,研制出了自爬式多功能提升系统。

  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设备,大型加工厂也没有加工经验,拒绝为他们生产。无奈之下,他们找到了一家小工厂,才将其从图纸变为设备。这个系统的成功使用,为这个项目节约了将近千万的成本。

  还记得那是2018年某天的一个下午,顶着烈日,他们计划启动自爬式多功能提升系统,欲把重达40吨的2根钢管运输到10多米高的空中。

  为了这个系统,大家备战了一年多,专家也论证了好几次。成败,在此一举。尽管他认为有七成把握,但何锐的手心还是汨汨冒起了汗。他担心吊不起来,还担心吊在中途掉下去。如果失败,意味着400多万的设备作废,也意味着他们一年多的努力白费功夫,更恐怖的是要延缓工期和增大工程的成本。

  好在,10多分钟过去了,系统成功地将40吨重的钢管吊装成功。

  他们的成功经验,引来了好多项目前来学习,还有一些塔吊公司也前来取经。

  临别时,何锐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这个项目结束后,他又将转战新的项目,接受新的挑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