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北京超级交通枢纽第一个结构封顶部位 预计2024年底完工
2022-07-19  

  日前,由北京建工承建的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01标段工程顺利实现咽喉区关键节点首段结构封顶,这也是这座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第一个结构封顶部位。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北京市服务全国的客运枢纽之一,地下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包括站房核心区、接驳区、咽喉区三部分。

  车站主体结构分3层,涵盖城际铁路和地铁进站厅、城际车站候车厅和出站大厅、轨道换乘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和商业配套设施等,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可实现城市副中心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15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

  此次实现结构封顶的拱形结构位于01标段,即枢纽咽喉区的明挖施工段。该施工段分列京唐城际轨道线的两线,顶部结构长度总和达600米,基坑最深达32米。

  汇聚4条地铁线路

  规划显示,副中心站枢纽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西起北运河东岸,东至东六环外路县故城遗址区,北起京哈铁路南侧路,南至杨坨中路、杨坨一街区域,总用地规模约59公顷。

  “这里将建设成为车站、城际铁路、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北京新门户。”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枢纽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介绍,副中心站枢纽工程的地下建筑规模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139万平方米。

  据了解,这座枢纽包括两条城际铁路的车站,分别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车站;还将汇入四条地铁线,分别为已经建设好的6号线、正在建设的地铁平谷线、即将建设的M101线和远期规划的M104支线。

  此外,枢纽还将建设接驳场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设施等。

  “未来地铁换乘格外方便,最近的换乘距离只有50米。”张登科说,换乘距离最远的500米左右,但会设置水平代步电梯,据前期测算换乘时间大约8分钟。

  15分钟到达首都机场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的北京市服务全国的客运枢纽之一,也是北京市主导推动建设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座枢纽通过城际铁路可实现高效辐射京津冀区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现代化的交通支撑。”张登科说,项目内设置京唐城际和城际铁路联络线,建成后15分钟到达首都机场、35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及河北唐山市,1小时内到滨海新区及雄安新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枢纽将真正实现“站城一体化”。

  与此前的火车站不同,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功能位于地下,通过6号线、平谷线可实现快速联系中心城;而地上进行综合开发,主要布置商务办公,预计可提供4万多个就业岗位。

  “通过便捷的交通及地上综合业态的布置,节约市民的出行时间、提高生活品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职住平衡,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样板示范。”张登科说。

  将添城市航站楼和运河码头

  副中心站枢纽工程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24年底完工。据悉,截至目前,枢纽项目主体工程土方累计完成至66%、结构累计完成至26%;工程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81亿元,其中累计完成建安投资约70亿元。

  未来,副中心站枢纽还将成为一座“水陆空”枢纽。

  张登科说,该工程将推进四网融合,推进城市航站楼和运河码头功能建设,“运河码头建在北运河东岸2公顷范围内,而城市航站楼可以方便搭乘城际联络线去往首都机场、大兴机场的旅客在此值机,办理行李托运。”

  此外,该工程还将积极探索中深层地热技术应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等新型基础设施示范应用;通过公共艺术、声光热环境控制及提升、便民服务设施设置等措施,为乘客打造便捷舒适的建筑空间。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