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3点30分,随着一声巨响,省交通集团建金高速金华山隧道“最后一公里”成功打通,提前150多天顺利实现单幅贯通。金华山隧道全长7388米,是全省在建第二长公路隧道,建金高速的最大的控制性工程胜利打通,标志着建金高速全线隧道实现单幅贯通,也为项目2020年底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
建金高速建成后将补齐长深高速缺失部分,为浙江省中部地区提供一条快速南北向通道。
金兰两地自古一山之隔,建金高速公路金华山特长隧道的贯通,金华和兰溪一洞相连,形成一条快速通道。
据了解,浙江交通集团建金高速金华山特长隧道全长7388米,是目前浙江省内在建的第二长公路隧道,也是近十年来省内贯通的第一长公路隧道。
隧道西起兰溪市梅江镇,东至秦盘岭水库,地处金华山山脉,沿线山峦起伏,地质结构复杂,穿越多条地质断裂带和水系浅埋带,是建金高速全线贯通最大的难题。
面对困难建金指挥部采用党建联合体的方式,把项目党建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主动联合地方党委、政府,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开拓创新,积极应对施工任务重、技术管控难等困难。
贯通现场,建金高速设计代表吴文琦回忆起建设过程,感慨良多。“隧道在穿越岩溶、岩爆、断层破碎带等多种复杂地层的情况下,提前5个月完成建设任务,施工阶段的动态优化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文琦介绍道。
“建金高速金华山特长隧道是省内首次采用竖井送排结合互补通风的模式,改变了特长隧道传统双竖井通风设计模式,同时也是浙江省内首个使用反井法施工工艺的竖井。”根据研究成果,采用互补通风,对于长度在6~9km的特长隧道,可以减少通风竖井及地下机房各一座,竖井直径也由9米优化为7米,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施工难度及后期运营费用,大大减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金华山隧道在施工中还结合BIM技术、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数据等手段,及时调整围岩级别和及衬砌类型,采取“防、排、堵 ”相结合的措施,实现隧道动态优化设计。目前,金华山隧道累计优化段落达到1758米,节约造价约1600万元,为金华山隧道提前贯通做出巨大贡献。
此外,为了满足特长隧道施工需要,建金高速在全线推行 “机器换人”。
在施工过程中,建金高速金华山隧道负责人方阿土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凭借多年施工经验,将预检台车、防水卷材台车、二衬钢筋台车三车合一,改造形成多功能综合台车,实现高效融合、节约成本、合理配置资源。金华山隧道采用的全自动轨道式二衬养护台车施工工法获“2018年度公路工程工法”。
洞口情况
隧道洞渣变废为宝
建金高速利用隧道洞渣生产机制砂,有效解决项目集料紧缺问题,还可以有效规避废弃石料长期搁置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特别是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另外,项目部自加工的砂石,还可掌控砂石加工过程和质量,有效保证原材料的品质,提升工程项目质量。
据了解,金华山隧道洞渣主要以凝灰质砂岩为主。单洞总长度14.8公里,Ⅱ级、Ⅲ级围岩占总量的79%,可开采利用178万吨石料。如果洞渣利用率按85%考虑,有151万吨的石料可用于加工成碎石及机制砂,其中可加工碎石91万吨、机制砂45万吨。将隧道洞渣能“化身”机制砂,变废为宝,节约成本达到4500万元。
目前,浙江省交通集团建金高速全线隧道已实现全部单幅贯通,预计年底可实现全线主体工程完工,2020年底实现通车。项目开建之初,便确立了以“内优外美、绿色文明、舒适安全”为主题,速秉持专心、专业、专注的匠心精神,攻坚克难,努力打造“品质工程”和生态文明示范路。2020年底,建金高速将是一条融合“两江一湖”,上百处自然风光的灵动秀美之路,一条落实绿色环保交通发展理念的生态景观之路,一条集成绿色公路科技开发应用的创新示范之路。
浙江省交通集团建金高速公路起自建德市杨村桥镇北,连接杭新景、杭金衢、金丽温高速等三大省内干线,全线共涉及建德、兰溪、金东区三个县市区10个乡镇50个行政村,是浙西北内陆通达浙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路线全长约58.09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建金高速公路是国家“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G25长深高速的点睛之笔,建成后将补齐长深高速缺失部分,将杭新景、杭金衢串联起来,为浙江省中西部地区提供一条快速南北向通道,对于连接金义都市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完善国家和区域高速公路网,推进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带动沿线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