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交通运输部:我国首次编制30年交通规划已有初步成果
2020-05-22 来源:第一财经 

  5月21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之前,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做客《央广会客厅》栏目,与大家分享了疫情期间的交通运输保障、交通脱贫攻坚任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热点话题,并在线回答网友提问。

  杨传堂表示,我国首次编制30年交通规划,目前已有初步成果,将围绕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同时,杨传堂表示,4月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完成投资2999亿元,同比增长18.2%。将努力拓宽交通投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优先配套和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多措并举筹集建设资金,确保取得实效,为国家经济运行、社会民生就业等提供有力支撑。

  杨传堂还表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已经有了初步研究成果,下一步将多方征求意见,拟于年内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后印发。

  以下是实录全文:

  主持人:杨书记,经历了这次疫情,我有个特别突出的感受,疫情暴发之初,高速公路立刻封闭管理,疫情好转,复工复产加速推进,路网第一时间又恢复正常通行,给我们的感觉是,中国交通路网已经基本达到了一个“收放自如”的状态。这也是我国交通运输大发展的一个缩影。您怎么看这个成就?

  杨传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交通运输是伴随着国家的强大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回看70年交通运输走过的路,我想用“当惊世界殊”来形容。70年来,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砥砺前行、接续奋斗,我国交通运输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大向强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整体滞后”到“瓶颈制约”“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历史性跨越。如今已经建成了交通大国,正阔步迈向交通强国。

  回想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其中铺有路面的仅占40%,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内河航道处于自然状态,民航只有7条国内航线。现如今,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港口万吨级泊位等数量规模均跃居世界第一,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变为现实。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高铁、中国电商成为国家亮丽名片。

  以中国跨长江大桥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还没有能力独立设计建造跨长江的大桥,直到1957年才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跨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但当时主要还是苏联帮助设计建造。直到1968年,我国才建成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跨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当时也被称为“争气桥”。现如今,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中国建造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2018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桥,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的建设成功克服了一系列世界性难题,也标志着我国桥梁建造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总书记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指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桥梁只是一个缩影。70年的沧桑巨变,让我由衷感到,祖国强大了!祖国强大,交通才会强大!

  主持人:谢谢您用桥梁作为一个切入点,给我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的课。交通运输是国家战略的骨骼系统和血脉经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提供了重要保障。疫情刚发生的时候,正赶上春运,后来国际疫情蔓延,形势更加复杂,在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交通运输保障的具体措施,都有哪些不同的侧重?

  杨传堂:疫情发生时,正值全国春运,人员大范围密集流动,再加上病毒传播速度快,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保障工作压力很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体交通人上下同心、攻坚克难,为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我们全力阻断病毒传播渠道。果断采取了“一断三不断”等措施,“一断”是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三不断”是交通网络不能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能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能断,全面做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场站和交通工具消毒、通风、卫生清洁工作,加强乘客体温检测,高峰时有近80万交通运输战线的干部职工奋战在抗疫一线。

  我们全力保障应急运输。出台了相应的应急措施:铁路叫“七快速”,就是快速受理、快速配空、快速装车、快速挂运、快速输送、快速卸车、快速交付;公路叫“三不一优先”,就是应急车辆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水路叫“四优先”,就是优先过闸、优先引航、优先锚泊、优先靠离泊;民航客运“减而不断”、货运“运贸对接”;邮政快递海内外实行“绿色通道”等政策。疫情下节省一点时间,就能多救一条生命!为保障应急运输,我们还成立物流办公室,24小时运行,一事一处理。1月27日至5月13日,累计向湖北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157.82万吨,生产物资301.65万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那些向疫区运送物资的交通人,就像白衣战士一样,也是最美的逆行者。

  我们全力保障春运错峰返程,组织发送“点对点”直达包车、铁路专列、民航包机等,累计开行返岗包车19万趟次、运送农民工超过433万人,以前春运是“人找车”,现在是“车找人”,为的就是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坚决遏制病毒通过交通工具传播。我们还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把客座率控制在50%以内,有座也不能坐满,必须隔位就坐,可以说,这是一次为生命让座的春运,也是一次为民生让利的春运,退票不花钱,通行不收费,放眼全世界,也是不多的。

  如今我们全力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实施口岸“通货停客”策略,全力做好航空、陆路、港口口岸和运输环节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各种运输方式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畅通,为国际抗疫合作、稳定全球供应链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交通场站就是抗疫前线,交通工具就是移动战场,路网航线就是战斗一线,交通人就是英勇战士。全行业咬紧牙关、顽强作战,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比如齐鲁交通发展集团的于正洲同志,年仅40多岁倒在了疫情防控的战场上,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他们不愧是人民的公仆、最美的交通人!

  主持人:由此,我们也由衷的向交通人致敬。杨书记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是被老百姓广泛称道的,就是收费公路的免费通行政策,我感觉这项政策好像连续了近三个月,之前有报道说,免费政策给高速公路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经营压力。杨书记,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项涉及多方利益的免费政策,是怎么出台的?对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杨传堂:这次免收通行费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疫情特殊时期采取的特别的政策。经国务院同意,今年春节的收费公路免费通行政策延长了三次。第一次是1月27日,根据国办延长春节假期的通知,将收费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时间延长至2月2日24时。第二次是2月2日,根据疫情防控和错峰返程的需要,顺延到2月8日24时。第三次是自2月17日零时起,免收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免收车辆约25.5亿辆,有力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到5月6日零时起恢复全国收费公路收费,这项免费政策共实施了79天。这样一次大规模、长时间的免收通行费政策,是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主要疫情国家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特别要讲的是,这次免费通行政策,各级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和有关交通运输部门顶住经营压力,作出巨大牺牲。特别是广大高速公路企业而言,通行费是唯一经营收入来源,在几乎“断粮”的情况下,还坚持做到“免费不免服务”,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证明了交通运输这支队伍是讲政治、顾大局、有担当的,国家有要求、人民有需要,我们就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主持人:正是因为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换来了今天的复工复产复市复学,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我们要保住经济的基本盘,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发挥怎样积极的作用?交通运输部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杨传堂:你说的很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对当前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十分重要。春节过后,受疫情影响,一些项目没有办法开工。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全面复工。4月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完成投资2999亿元,同比增长18.2%。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个是“抓统筹”,统筹兼顾,既抓全面、又抓重点,既发挥大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也发挥小项目“积少成多”作用,既加快传统交通建设项目,也推动交通新基建发展,形成新动能。第二个是“稳在建”,进一步加强统筹调度,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推进及时形成实物工程量和有效投资。第三个是“促新开”,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推进项目审批、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手续,确保新开工项目“应开足开、能开快开”。第四个是“强储备”,指导各地提前启动一批支撑国家战略实施、符合“十四五”规划方向的重大建设项目。在年度目标任务基础上,加大项目储备。第五个是“解难题”,努力拓宽交通投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优先配套和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多措并举筹集建设资金,确保取得实效,为国家经济运行、社会民生就业等提供有力支撑。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次疫情重创传统产业的同时,它给一些无人化的新产业带来一些机遇,也成为科技抗疫的一抹亮色。

  杨传堂:是啊,主持人观察的很仔细。危和机是同生并存的。从交通运输行业看,疫情倒逼下,无人机送货、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提高了效率,满足了多层次运输需求,也为交通运输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此次疫情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比如说,疫情的传播特点,催生了无人化、非接触式服务模式的发展。智能化仓库、配送机器人、无人配送车、智能快递柜等智能化设备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生产方式。相信你在疫情期间也看到了关于无人配送在武汉和其他城市服务的报道,看到了朋友圈里的分享。可以预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运输、仓储、包装、搬运到配送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无人化将迎来更多机遇。

  总的来看,疫情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时空,也让一些问题提前暴露,一些新事物提前到来。我们应当主动化危为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全球疫情不容乐观,国际航线大幅缩减、航班大面积停运,对国际物流体系产生较大冲击。请问杨书记,在大环境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国际物流产业链的稳定?

  杨传堂:是的。在国务院复工复产机制下,由交通运输部会同外交部、工信部、商务部等12个部门成立了国际物流工作专班,24小时实体化运行,及时协调解决国际物流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们研究制定了43个重点国家援外物资运输保障方案,铁路中的“中欧班列”,民航中的“客改货”,国际道路运输中的“货通客停”,国际航运中的“加快周转”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及时推动出台相关政策并加强落实,加强与重点部门和重点企业的需求对接和运输保障,统筹国际航空货运、国际海运、中欧班列、国际道路货运等各种方式运力资源,全力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

  主持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在已经是倒计时了,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杨书记,交通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进度怎么样?

  杨传堂:好的,主持人。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贫困地区出行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还生动对比了前几年和这几年到贫困地区实地考察调研的感受和体验,说是“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道路平坦通畅”,“心里非常高兴”。

  从交通脱贫攻坚进度来看,截至2019年底,我们已经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6%。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的四川省小金、黑水、壤塘、色达四县已顺利摘帽,对口支援的江西省安远县已经摘帽。牵头联系的六盘山片区61个县中有55个县已摘帽。贫困地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形成。

  主持人:谢谢杨书记,对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变化,我感受很深。去年交通运输部开展的“我家门口那条路”活动,我们真是被一条条美丽的农村公路“惊艳”到了。有了路,我们才能欣赏到深山里的美景,品尝到高原上的美食,一条条农村公路连在一起,千千万万的贫困人口才有机会脱贫致富奔小康。

  杨传堂:谢谢你的关注!我觉得你总结的很好!

  去年我们举办“我家门口那条路”活动,有个重要背景,就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四好农村路”作出重要批示五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发展,三次对“四好农村路”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始终牵挂着老百姓家门口那条路好走不好走。

  我们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年开一次全系统的大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部投入车购税资金5927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农村公路投资2679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88.8万公里。一条条致富路通到大山深处、修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也让乡村因路而兴、因路更美。

  可以说,“四好农村路”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超级工程。这个超级工程修的是路,改变的是农村面貌,联系的是党心民心,巩固的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感觉很振奋。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怎么克服疫情的影响,如期完成任务?

  杨传堂:前段时间,我们针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工作、“三区三州”交通扶贫工作等都作了专题部署。

  就完成交通脱贫攻坚的兜底性任务而言,主要就是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目前,除西藏外,仅剩272个具备条件的建制村未通客车,西藏还有12个具备条件的乡镇、59个具备条件的建制村未通客车。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克服疫情影响,在9月底前完成所有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同时,我们还要统筹做好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推动交通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让老百姓家门口的路越来越好走!

  主持人:杨书记,刚刚我们谈了脱贫攻坚的工作,咱们再说一个热词——新基建。中央明确,要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建投资。在这个领域,交通运输部怎么布局?

  杨传堂:近日,党中央多次就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新基建成为社会热词。交通运输是新基建的重点领域,比如,基于5G网络的自动驾驶系统、无人配送系统、自动化码头、城市交通大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慧停车系统以及城际轨道交通等,可以说交通运输在新基建领域大有作为。

  而且通过交通新基建,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利于拉动社会投资、赋能传统基建、推动转型升级、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有关部署要求,研究推进交通新基建工作,统筹传统与新型、存量与增量关系,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空间共用,通过“新基建”挖掘“传统基建”潜能,补齐短板、提升效率。

  主持人:感谢杨书记的分享。我们刚刚谈了交通运输部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工作中实实在在的努力,能不能请您再从整体上谈一谈,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在2019年的收获,2020年的规划又如何推进?

  杨传堂:2019年是交通运输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办成了几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第一件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号令,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关于交通运输的顶层设计,标志着交通强国由谋划阶段进入实施阶段,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明确,我们将以更明确的方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第二件事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这是目前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新建机场,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这标志着中国建造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这一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第三件事是,新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新增通客车建制村超过9400个,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了硬化路,村村直接通了邮。这标志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建制村不通硬化路、不通邮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过去“山路颠颠簸簸、进村坑坑洼洼、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到现在“道路平坦通畅”,广大农民兄弟的梦想正在加快成为现实。

  特别强调的是,这些成就是在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取得的,来之不易。这也充分证明,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干,就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无往而不胜!

  主持人:交通基础设施与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都密切相关。怎么理解交通运输的定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

  杨传堂:服务好国家战略,是交通运输的应尽职责,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我们常说,交通运输有四个属性,就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其中战略性,就主要体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主动作为,争当先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在服务京津冀暨雄安新区方面,着力实现交通一体化,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比如,京张高铁开通后,张家口至北京最快运行时间由过去的3小时7分钟压缩至47分钟,京张两地人员、物资的流动更加便捷,也促进了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在服务长江经济带方面,重在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比如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成后,航道水深从10.5米提高到12.5米,通航海轮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10万吨级海轮也可减载抵达南京港,航道通过能力提升一倍,这大大提升了“长江黄金水道”的含金量。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方面,重在依托港珠澳大桥打造大湾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澳门由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三地居民的通行和经贸往来更加便利了,真正打通了血脉经络,让大湾区“活络”起来。在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方面,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的老百姓享受1小时通勤的便利。此外,我们还就支撑“四大板块”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总之,交通运输要更加积极主动,有力支撑民富国强!

  主持人:刚才说到2019年的大事,第一条您就提到了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从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路有多长?建设交通强国,咱们的抓手是什么?

  杨传堂:通运输部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当前重点是在抓规划、抓项目、抓试点上下功夫。

  抓规划,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30年规划,就是要编制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另一个是5年规划,就是编制好“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包括各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加强与交通强国建设目标任务的衔接。

  抓项目,主要是加快重大工程项目储备和建设。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川藏铁路、深中通道等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

  抓试点,主要是分批次、分领域、分层次抓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以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为目标,充分发挥行业、地方、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交通强国建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延伸。

  主持人:杨书记,我也注意到,江苏、浙江等地正在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措施,各地的态度都非常积极,试点工作推进得怎么样?

  杨传堂:非常感谢你对这项工作的关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后,各地开展交通强国试点工作的热情很高,像江苏、浙江等地都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目前,我们已经确定了两批共计34家试点单位,既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包括招商局集团、中国移动、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企业,还有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

  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我们还会继续压茬推进,主要是通过试点,试出好的经验做法,加快复制推广,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品牌工程,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标准规范,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样本借鉴。

  这里我想特别指出,交通强国试点工作,不是封闭的“小圈子”,而是开放的“大舞台”。真诚欢迎与交通运输相关的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积极申报,共同推进全行业全社会共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正能量!

  主持人:您刚才还提到,要加快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这份规划纲要时间跨越30年,可见分量之重。这份规划纲要有哪些突破?

  杨传堂:你说得很对。这是我国首次编制30年的交通规划。国务院领导担任起草组长,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参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最高层次的空间网络,是我国国土空间的主骨架。所以,这个规划纲要非常重要。《规划纲要》与《建设纲要》相辅相成,是“姊妹篇”,共同构成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目前,规划纲要已经有了初步研究成果,将围绕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重点推进网络化布局、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治理,规范范围为全国陆、水、空域,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及未来新型交通方式,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和2050年。《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把管道运输纳入了综合交通立体网规划,这有利于统筹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下一步,我们将多方征求意见,拟于年内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后印发。

  主持人:杨书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到了关键阶段,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小康”计划,很多人的目标都能和交通挂上钩。我们先听听北京的网友刘女士给我们发来的语音。

  刘女士:杨书记您好,首先感谢包括您在内的交通运输人的辛勤付出,互联网+交通新业态的产生,让我们生活都特别方便。我现在早已习惯“一机在手,说走就走”。特别是疫情期间,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运输部在新业态管理方面有哪些举措?

  杨传堂:是的,疫情期间,公众减少了公共交通出行,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业态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平时,共享单车一般作为短程接驳交通工具,骑行距离比较近。疫情期间,用户骑行时长和距离显著增加,在一些样本城市的统计中,平均单次骑行约15分钟,每天骑行超过10公里的用户也有所增加,可以看出把共享单车作为通勤工具、日常出行工具的用户明显增加。

  交通运输部始终鼓励并规范发展新业态。总体上看,交通运输新业态各领域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初步形成新老业态共生共存、融合发展的市场格局。网约车方面,目前有160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在部分城市获得经营许可,93万辆车取得了运输证,202万人取得了驾驶员证。共享汽车方面,目前共有共享汽车运营企业50余家,运营城市超过180个,运营车辆数约为20万,进入平稳发展期。共享单车发展逐步回归理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乘客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发展、包容审慎”的发展原则,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继续坚守安全底线,促进交通运输新业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主持人:我们再来听一位浙江的朱女士发来的问题。

  朱女士:这几年,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大城市、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离不开的重要方式。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在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和提升服务方面有哪些举措?

  杨传堂:城市轨道交通是重要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是便民惠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事关民生福祉和城市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城市轨道交通。去年9月,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兴新机场线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很快。当前,我国内地(不含港澳台)共有41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6172公里,运营规模和客运量均居世界第一。此外,列车正点率、运行图兑现率、发车间隔等关键运营指标,也都位居国际最先进水平。

  这位网友所关注的安全和服务问题,我们非常重视,近年来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10余个文件,涵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客运服务、服务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初步构建起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全力保障运营安全、提升服务质量。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和要求,把安全放在首位,以服务质量评价为抓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完善乘客进站、购票、乘车、换乘及出站全过程服务链,让人民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高效、舒适。

  主持人:谢谢杨书记,接下来这个问题,我自己也非常关心,跟京张高铁有关的,高铁开通之后,去八达岭长城、崇礼都特别非常方便,冬天坐高铁,一个小时就能去滑雪了。冬季运动项目爱好者杨先生希望了解和冬奥会有关的交通设施保障情况。

  杨先生:作为一名关注冬奥会、关注交通发展的爱好者,能亲眼目睹这些冬奥会的交通保障项目逐渐实现,我感到十分激动。我想请您和我们讲讲,冬奥会的交通保障工作,目前的进展是怎样的?

  杨传堂:谢谢这位网友的提问。2022年冬奥会举世瞩目。目前,京张高铁、崇礼铁路、京礼高速(北京段及河北段主线)建成,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崇礼城区至万龙、长城岭公路建成通车。这些项目的建成,打通了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当前,距离2022年还有不到3年时间,2021年必须进行准比赛测试,要全面完成剩下的工程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确保如期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确保工程建设品质、确保高水平的运输服务,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提供交通保障。

  主持人:对很多人来说,以前,“要想富先修路”只是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在2020年的这个春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里,国家交通运输的四通八达,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发展交通强国的成果和必要性,感谢全国所有的交通人,你们的努力,为我们阻断病毒、传递爱心、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谢谢杨书记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跟我们分享了感人的瞬间、也带我们展望了美好的蓝图,期待我们建设交通强国的步伐能更快更稳。谢谢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