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灵昆与霓屿两岛的灵霓大堤,在洞头乃至温州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沧海变桑田,天堑变通途,向大海要地的气魄使洞头迈入了“半岛时代”,为温州翻开了“东海时代”这一崭新的发展篇章。先立后破,不破不立。建成14年后的今天,灵霓大堤即将迎来破堤通海。以此为始,洞头将正式揭开蓝色海湾生态建设二期的帷幕,打造全国海湾修复样板。
破立之间,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空前高度。然而,无论是立是破,温州建设者的初心与担当没有改变。
灵霓大堤通海工程效果图
先立
向海要地,改变城市发展面貌
2003年4月9日,温州半岛工程在洞头霓屿岛举行开工典礼。
这是一个连岛兴港、围涂造地、拓展城市空间的综合性开发工程,包括浅滩工程、洞头五岛连桥工程、灵昆大桥和状元岙深水港区等。其中,浅滩工程是整个半岛工程的控制性项目,将在灵昆岛与霓屿岛之间建设一条总长为14.5公里的跨海连岛大堤。
霓屿上社村的柯友海在开工当天特地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现场。他说,对老百姓而言,最大的感受是以后去温州市区方便了。轮船一度是洞头人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在灵霓大堤通车前,从霓屿岛到温州市区,每天只有一个来回的轮船航班,还得坐上4个小时,如果遇风浪、潮水就无法成行。
2006年4月,灵霓大堤落成,洞头正式开启半岛时代。洞头人千百年来的出行模式被永久改变,温州整体交通架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陆岛相连的灵霓大堤,不仅打破了空间瓶颈的制约,还拓展了温州城市的发展空间。据媒体当时报道,在两岛之间可围涂造地13.2万亩。温州人多地少,向海要地,无疑是当时缓解用地紧张的有效之举,形成的土地可作为发展建设用地、临港型工业开发用地或耕地的后备资源。相关数据显示,半岛工程的围涂造地,将使温州城市发展空间东延60公里,新增包括洞头诸岛在内的200多平方公里面积,足以使温州城市“长大”两倍。
从此,洞头临港产业蓬勃发展,高新产业方兴未艾,旅游行业更是生机勃勃。
海岸带生态修复方位示意图
后破
拆除200米堤坝,形成海沟供鱼虾洄游
灵霓大堤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发展面貌,不过它阻断了乐清到瑞安之间最近的水路,改变了当地人和渔民的生产和作业方式,也对瓯江口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专家指出,灵霓大堤建成后南北不通,水动力受到很大影响,两岸滩涂淤积严重,进而导致水质变差,海岸带的生态功能变弱,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因此,破堤通海被提上日程。
破堤通海工程位于灵霓大堤霓屿侧,将拆除堤坝200米左右,改建一座桥梁连接330国道及五岛公路。由于灵霓大堤左右两侧埋设了主供水管道和电力管缆这两条洞头民生大动脉,必须先将这两大管道迁移安置后才能实施该工程。
该工程负责人郑金矛介绍,上月施工人员正式进场施工,通过建设桩基、铺设盖板的方式将水电管道妥善迁置,桩基目前已施工完成。整个水电管道迁改工程预计于6月底完成。下半年,破堤通海工程将进入拆除堤坝和建设桥梁阶段。
随着破堤通海以及后续清淤的开展,原拆除的堤坝位置将形成一条宽约200米的生态海沟。洞头区海洋生态与藻类研究院院长李昌达说,生态海沟将恢复海水交换通道,促进瓯江优势经济鱼虾类洄游,改善海水水质环境,进而修复海岸带的生态功能。
原来瓯江流域生活着凤鲚、鲈鱼、鳗鲡、日本对虾等洄游性海洋生物,由于灵霓大堤阻隔及瓯江南口泥沙淤积,它们的洄游受阻,得绕道灵昆或元觉才能继续往南游。然而,因各处海水的盐度、深度不尽相同,洄游性海洋生物可能不适应洄游通道的改变,生物的品种数量近年来持续减少。
“今年下半年,两片原先被隔开的海域相通后,这些洄游生物可以通过生态海沟,进行洄游繁殖。”李昌达预计,这条生态海沟的作用将在两年内初步体现出来,不排除今后继续挖深、挖宽,最终呈喇叭口形状,进一步加强海水交换、纳潮能力,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瓯江口海洋生物生态系统以及该区域的生态环境。
全长14.5公里的灵霓大堤为何只开一个200米左右的“口子”呢?郑金矛解释,灵霓大堤与330国道平行,只有这200米以架桥的方式建造,底部是镂空的,其余部分都建有路基。换言之,即便将灵霓大堤全部拆除,但还有330国道的路基阻着。
再立
实施13个子项目,系统修复海岛生态
“破堤通海只是海岛生态修复新的开始。”李昌达强调。
据了解,“灵霓大堤破堤通海项目”是温州蓝色海湾生态建设二期工程子项目。该工程共计13个子项目,将实施“破堤通海、生态海堤、十里湿地、退养还海”等系列生态化修复工程,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及海洋经济健康发展。项目建设工期预计为24个月,总投资4.51亿元。
建设生态海堤,即对堤坝、护岸实行生态化改造,工程总长约15公里,将构建一条滨海绿色、安全、生态走廊,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提供新去处。李昌达说,原先围垦对整个岸线破坏严重,岩礁上贝藻类、鱼虾资源等消失殆尽。因此生态化改造势在必行,争取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
打造十里湿地,即规划在霓屿岛西北面及灵霓大堤两侧种植红树林和柽柳,总面积0.797平方公里,形成“十里湿地”生态修复效果,既建起一道生态健康的绿色保护屏障,又能与湿地农业、休闲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湿地生态经济。目前洞头已种植500亩红树林,预计今年再种植800亩红树林和柽柳。
实现“退养还海”,是在三盘港清理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传统木质小网箱,修复周边沙滩资源,适度引导发展生态、环保、科技型的海洋研学项目,推动传统渔业向都市休闲观光、生态教育产业转型发展,全面恢复、改善海湾水质和生态环境。
洞头区区长林霞在今年洞头“两会”上说,洞头要聚焦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两山”实践的海岛样板和乡村振兴的海岛样板,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岛、生命健康岛、两岸同心岛、科技创新岛和临港产业岛。
打通“两山”转化通道,高质量建设“海上花园”
2016年,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在沿海联合组织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旨在加快推进海湾综合整治和生态岛礁建设,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当时,洞头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2019年,洞头再次入围国家蓝色海湾项目,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奖励支持的区(县)。
依托“蓝色海湾”一期整治行动,洞头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东岙沙滩经过修复后,引来国际铁人三项赛等重要活动,大量游客亲海旅游带动项目沿线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空前的历史高度和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方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写入宪法;去年的《浙江省贯彻落实国家海洋督察围填海专项督察意见整改方案》明确指出,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涉及围填海的按程序报批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加强滨海湿地保护。
目前,凭借以“破堤通海”为新开端的海岛生态修复,洞头正不断放大生态文明效应,打通“两山”转化通道,高质量建设“海上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