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耐久性路面技术论坛亮相WTC
2020-11-16 来源:中国公路网 

  提高路面寿命耐久性已成为公路交通领域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长寿命功能提升技术”是“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重要研究领域,“耐久性路面技术论坛”作为此次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成都论坛的重要论坛之一,11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郑健龙,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学部委员会主席,长安大学教授、副书记、校长沙爱民,同济大学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军,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旭东,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院长、党总支书记王林5位行业专家从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材料特性与参数、养护与维修及足尺环道实验验证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耐久性路面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郑健龙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9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近15万公里,其中95%以上为沥青路面,未来30年,我国还将新建近10万公路高速公路。实践证明,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为我国公路交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但也毋庸置疑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与不合理的问题。因此,以成倍提升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为目标,系统建立新型耐久性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非常重要。

  沙爱民、孙立军、王旭东、王林分别以“沥青路面养护与耐久”“沥青路面的耐久性与模量参数体系”“足尺环道3000万次验证及启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长寿面一体化设计”为题作主旨报告。孙立军坦言,耐久性养护的基本原则是在全面评价之后,应进行有计划、针对性、适度超前的养护养护好的路面,有针对性的维修差的画面。全息化的评价和诊断是耐久性管理的前提;有针对性的、适度超前的养护可以显著延长路面的服役寿命。在合理养护的情况下,沥青路面30年的寿命预期是现实可达的。王旭东认为,在耐久性路面的设计理念、方法与指标上,需要反思探索4个核心的科学问题:路面材料的结构使役行为、服役性能的结构依赖性、荷载与环境的同时空耦合效应和服役行为机理的复杂力学解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