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中国建筑业BIM应用4大规律总结
2021-04-02 来源:马楠讲造价 

  根据调研发现,目前中国建筑业BIM应用已经从倡导阶段进入实践阶段,应用范围覆盖设计、施工、运维全产业链条,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应用规律,经梳理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BIM技术在建造阶段普遍应用、BIM技术在建筑业企业的企业项目管理中价值凸显、建设方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管理成为趋势、BIM技术在基建领域获得价值认可和逐步推广。

  01

  BIM技术在建造阶段被普遍应用

  BIM技术肇始于设计阶段,却在建造阶段有了更深入的推广和应用。

  从调研情况来看,现在BIM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在建造阶段可视化交底、碰撞检查、机电深化、投标方案模拟、专项施工方案模拟等基础应用价值已经被落实实践和普遍认可,变成辅助工程项目建造很有效的工具。

  同时,BIM技术管理应用以外的价值也在建造阶段被不断深入探索。

  例如应用BIM技术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数字技术,实现对项目实际生产过程的采集和记录,再通过BIM将虚拟建筑和实体建筑的信息连接在一起,完成建筑实体、生产要素、作业过程、管理过程的数字化,辅助管理决策的数字化,实现对作业方式和项目管理的变革,提升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效率。

  正如调研中显示,控制成本和进度、提高施工组织合理性、减少施工现场突发变化、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等成为施工企业采用BIM技术最希望得到的应用价值。

  02

  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价值凸显

  调研显示,在建造阶段,施工企业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对项目的管理细度成为一种新规律。

  调研数据显示有29%的被调研者所属企业在需要提升企业对项目管理精细度的项目应用BIM技术。

  分别有28%和13.7%的被调研者所属企业希望通过应用BIM技术达到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对项目的管理细度的目的。

  第一,提升项目管理精细化水平。如今,通过对BIM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综合应用,智能设备对工地现场的智能感知,收集及时、真实的数据与BIM模型相关联,实现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各部门间、各管理层级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实现工程项目的减负、降本、提质、增效。

  BIM技术已经突破技术管理,深入到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管理等各方面,为整体项目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的共享使得项目上劳务工人、物资、机械等相关资源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

  通过BIM技术,施工现场生产、商务、技术等各条业务线围绕计划管理、跟踪管控、生产协作、分析决策四个核心痛点打通PDCA循环。BIM技术还实现了项目生产过程中的过程管理的可追溯。

  在作业层上,提供管理和作业标准,将各岗位的过程管理数据分类分析,用于管理绩效评价;在管理层上,实现各管理层过程管理数据可追溯,为对管理者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有效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第二,提升企业对项目的管理细度。随着BIM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延伸,逐渐形成从项目现场管理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延伸的趋势。

  企业通过应用BIM技术实现企业与项目技术、商务、生产数据的统一共享与业务协同;保证项目数据口径统一和及时准确,实现公司与项目的高效协作,提高公司对项目的标准化、精细化、集约化管理能力。

  工程项目的管理协作主要包括公司、项目以及公司和项目之间的全过程、全要素的业务管理与协同。当项目需要公司给予项目支持,公司基于项目真实数据进行决断,更有效的保证项目需求的实时响应,更好的服务项目;

  另外,公司也可以通过项目的实时数据,根据具体情况对项目进行更具针对性的管控和赋能,同时根据多项目综合数据,合理调配公司资源,实现资源最有效利用。

  在此过程中,BIM作为数据载体,可以实时、真实的反映多项目的真实情况,通过数据指导公司决策。

  03

  建设方应用BIM技术

  进行工程管理成为趋势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最早出现,在施工阶段开始快速推广和深度应用。

  根据调研结果,如今建设方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管理也逐渐成为趋势。建设方普遍认可BIM应用在建造阶段各参与方的管理协同作用,参建各方基于BIM协同应用的价值逐步显现。

  首先,建设方普遍认可BIM应用在建造阶段各参与方的管理协同作用。房地产企业作为最早探索BIM应用的建设方,很具代表性。

  为确保轻资产项目规模化发展,2015年万达集团在“总包交钥匙模式”基础上引入以BIM技术为基础、通过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的“BIM总发包管理模式”。

  该模式下建设方、设计总包方、工程总包方、工程监理方在同一BIM平台上对项目实现“管理前置、协调同步、模式统一”,把大量的矛盾(设计与施工,施工与成本计划与质量)前置解决,减少争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同于万达商业地产,龙湖更多的是住宅项目,龙湖的BIM系统也更加轻量化一些,但同样注重设计、施工、采购、运维四方协同。此外,绿地、绿城等房地产龙头企业也纷纷引进BIM技术,逐步探索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

  在地产企业以外,大部分非地产类业主方由于自身性质,对于项目管理的能力具有先天的不足,也逐步开始利用BIM技术进行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

  例如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都是政府为业主、都具有项目规模体量大、任务重;工程难度大、图纸变更多;参建方多、专业分包多、参与施工人员多,统一协调管控难度大等难点。

  借助BIM技术,项目实现根据项目特点进行施工部署和技术质量控制、制定技术方案和进行技术交底时注意对于复杂节点实现直观精确的施工方案交底、项目协同管理、现场施工管理、项目进度的控制、资料管理与协调等问题。

  其次,参建各方基于BIM协同应用的价值逐步显现。由建设方发起的参建各方BIM协同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工程整体的管理效率,从而降低项目成本。

  BIM作为数据载体,能够将项目在全生命期内的工程信息、管理信息和资源信息集成在统一模型中,打通业主、设计、施工、供应商等不同参与方的信息壁垒,打通设计、施工、运维阶段分块割裂的业务,解决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

  用数据驱动标准和流程,保证成本、采购、过程管理透明;基于数据进行动态优化,减少期间沟通成本,智能决策;实现一体化、全生命期应用,进而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可追溯和精细化管理。

  建设方牵头参建各方基于BIM协同应用的价值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还会促进新的经营模式的改变,例如EPC模式。

  现在,大部分建设方要求施工阶段各参与方应用BIM技术,打破传统的项目由于设计、施工等参与方的分阶段介入的情况,BIM模型成为业主、设计、施工、供应商等工程主要参与方形成整体项目团队的核心纽带,协助项目参与方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同时基于数据降低管理和协同的难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形成一种整合效益。

  同时建设方往往要求交付可以用于后期运维的竣工模型,这大大促进了EPC模式的成功实施。

  基于BIM技术,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以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业务形成互相配合的整体,协同作战,可以有效的减少成本、控制投资、厘清责任、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04

  BIM技术在基建领域

  获得价值认可和逐步推广

  在BIM技术推广应用的近些年,由于政策的支持和利好,BIM应用在建筑施工企业逐渐开花,大型场馆、住宅、高难度复杂工程等房建项目是主阵地,在基建领域应用却不那么火热,针对地铁、公路、铁路、隧道、管道等线性工程涉及较少。

  但如今,BIM技术在基建领域也正在逐步推广,进行价值的探索。

  第一,BIM应用在基建领域得到逐步推广应用。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一些基建类的专业承包单位也已经开始应用BIM技术,同时参与调研的1247位被调查对象中,有近35%被调查对象所在企业正在探索将BIM技术运用到基建项目中。

  2019年中国建筑业协会举办的第四届建设工程BIM大赛中获得一类成果的项目中,基建类项目占比26%。以上信息都在表明,BIM技术在基建领域得到了逐步推广,并开始展现出价值。

  第二,BIM应用在基建项目中的价值探索。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类工程铁路、公路、地铁等都是线性工程,有着工程战线长、工程资料量大、工程复杂度高等特点,以及由于这些工程特点带来的工程监管困难、工程资料不好统计、施工难度高等问题。

  BIM技术与先进数字技术的结合应用,使BIM模型成为数据的载体,实现工程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数字孪生,为工程安全、进度、质量的监管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BIM技术及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解决现场施工监管难问题。线性工程战线长造成巡查时间长,信息难收集,增加项目管理难度。

  有了以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项目可以通过智能监控、监测设备实现数据的及时采集,将工程过程中每一个部位的实时数据直接传递到云端,供各业务部门进行整合管理,解决现场施工监管难的问题。

  BIM、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对施工现场大量资料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线性工程项目中,每一个部位的建造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资料信息,而不同标段又是不同的劳务队,给整个项目的资料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运用BIM和云计算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不同标段资料收集困难的问题,同时可以在统一平台实现大量的数据积累,为企业工艺工法的总结和智能化数据分析打下了基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