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由中铁十局承建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段老鸦寨隧道顺利实现双幅贯通,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段离建成通车更近一步。
据了解,该项目起点位于济源市克井镇,经老鸦寨隧道,跨越塌七河、S308、G327、五指河及虎岭河后在钱岭西与济阳高速设置枢纽型互通式立交到达项目终点,全长15.923km,建设工期36个月,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指标,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全部位于济源市境内。项目主要工程包括桥梁25座,其中主线桥梁5338.63延米/14座(特大桥2439.08延米/2座),互通区桥梁1780.5延米/11座,预制梁1496片,涵洞及通道31座;桥隧比47%;服务型互通2处,枢纽型互通1处。
其中,老鸦寨隧道位于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深处,一座分离式长隧道,也是项目施工控制性节点之一,隧道全长2088.6m,穿越山区,地形崎岖,围岩情况较差,Ⅴ级围岩占比约为22%。隧道下穿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引沁济蟒渠”,是全线唯一一条浅埋段下穿大流量干渠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建设过程中,隧道施工面临下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良地质环境等难题。项目部专门将隧道施工划分为一个工区,派选经验丰富工区长及技术人员,成立工法与QC小组,攻克施工难题,确保项目顺利贯通。
洞顶距离“引沁济蟒渠”渠底最小距离约12.9m,根据现场实际踏勘,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数据,判定隧道下穿灌溉渠影响施工范围,优化现有方案,开展对隧道下穿灌溉渠洞顶防渗、防水、地层加固与注浆、灌溉渠变形控制损伤修复以及隧道超前支护及洞身开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确保隧道平稳过渡。
“我们针对下穿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段等不良地质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降低不良地质灾害影响,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中铁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复杂地质条件,超前预测变得尤为重要。项目部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报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及其围岩结构的完整性与含水的可能性,为正确选择开挖断面、支护设计参数和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此外,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项目部建立BIM+智慧化信息管理中心,集成人员车辆门禁、人员定位、SOS求救、视频监控、气体监测、应急电话广播、一键紧急报警等7个模块,通过该系统实现了人员行为、施工环境、应急等全方位、全时段、便捷化综合管控,有效提升了项目隧道安全管理水平。记者 付艳波 通讯员 张建成 李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