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全线最长隧道贯通
2024-04-01 来源:重庆日报 

  3月30日凌晨2点,武隆区境内白马镇灵山村附近,随着最后一声炮响,全长13407米的白马山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历经1270个日日夜夜的连续奋战,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最长隧道贯通,为全线早日建成通车提供了重要保障。

  白马山隧道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为Ⅰ级高风险隧道,瓦斯区段总长6288米,占施工总长度的28.7%。隧道设计时速350公里,为单洞双线。

  “洞内地质复杂,可谓地质博物馆。”中铁二院隧道专业设计负责人吴伟表示。洞内富含岩溶、富水洼地、断层、软岩、岩爆及煤矿采空区等多种不良地质。

  “由于隧道施工复杂、风险大,如果按照常规在进出口设置两个作业面施工,工期需要长达6年。”中铁十一局重黔铁路7标项目常务副经理范进表示,项目部在隧道中间增加了6个作业面,不仅缩短了施工工期,还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

  范进称,由于隧道地质复杂,施工过程中遇到岩溶、岩爆和瓦斯也是“家常便饭”。

  2022年3月10日,隧道掘进到1969米时,项目部采用地质雷达法,探测到全线最大的一个溶腔。

  这个溶腔有多大?它位于隧道底部下53米,在隧道顶部以上30米,高约100米,体积达1万多立方米。

  如何攻克这个庞然大物?中铁十一局项目部请来业内专家,与设计、监理等单位一起,用了两个月时间才确定了施工方案:简单地说,要在隧道内架设一座桥跨越溶洞。即打入18根、直径1.5米、最深达53米的桩基,设置长29米、宽14米的托梁体系(相当于建设一座桥),并在隧道平导(施工便道 )内新建一条长166米的泄水洞。尽管如此,项目部还是用了两年多时间,才跨过溶腔实现正常施工。

  据介绍,全隧在施工过程中,共遇到长29-78米的溶腔5个,小的也有几十个。

  施工过程中,还经常遇到岩爆(岩爆指的是岩石发生爆裂,弹射等现象)。2021年,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在一号横洞和二号横洞内之间的关键线路,发现存在3公里长的岩爆。

  在这3公里的岩爆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喷出鸡蛋大小的石子,甚至更大的石块。项目部通过洒水、钻孔等多种方式,来提前释放应力,才最终确保了安全施工。

  针对隧道瓦斯风险,项目部采用智能化施工,采取瓦斯自动化监测与人工检测相结合,对作业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实现远距离、定点、长期、连续的自动监测,建立声、光报警系统,实现了系统自动报警和作业自动断电等,有效保证了作业安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