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堪比1.5个足球场,超100万吨的燕矶桥北锚碇,是如何建成的?
2024-05-23 来源:桥梁建设报 

  浩渺的长江之滨

  一座雄伟的桥梁正悄然崛起

  横跨天堑

  5月6日

  由湖北交投投资

  中铁大桥局承建的

  燕矶长江大桥北锚碇锚体封顶

  标志着大桥北主塔锚碇即将显出全部身姿

  为大桥后续的缆索安装和钢梁架设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桥的又一关键部位

  由图纸上搬到了实景中

  在这背后

  是无数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

  是科技创新与质量管控的完美结合

  更是科学组织与精细管理下的团结与奋进

  向“新”发力“新结构”遇上“新青年”

  燕矶长江大桥离鄂州花湖机场仅5公里,受航空限高影响,桥塔高度不能超过216米,主缆垂度受到严重限制。再考虑到航道需求、生态红线以及桥位地质条件影响等因素,大桥采用双塔单跨设计并一跨过江,主跨1860米,是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悬索桥。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林木只有扎根深远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锚碇作为悬索桥的关键性受力构件之一,用来锚固主缆,是大桥的“压舱石”。在悬索桥领域,锚碇结构大多采用圆形,目前仅有的几座采用“8”字形锚碇结构的大桥,两个圆也大多采用平行布置方式。然而,燕矶长江大桥北锚碇却独树一帜,采用了纵向“8”字形锚碇结构。

  这种纵向布置不仅增大了前后尺寸,有利于受力分布,还减小了横向尺寸,有助于节约用地。 “8”字形锚碇的空间结构相对复杂,外观形状独特,包含众多异形部分,因此施工难度较大。由于这种结构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罕见,建设者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和创新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贾非凡,这位出生于1998年的年轻人,几乎可以划入“00后”的行列,已肩负起了北锚碇技术负责人的重任。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此对待每一个细节都格外认真。

  每一天,贾非凡的工作都十分繁忙,他一般早上7点半到达现场,经常凌晨十一二点才离开,工期紧张时通宵加班更是常事。从天亮到天黑,他用脚步丈量锚碇工区的每一个工点。施工方案梳理、现场资源调配、生产工作安排、工程质量验收……锚碇工区的所有工序,他都会参与。

  像贾非凡这样的“新青年”在项目上还有很多。项目团队的平均年龄仅35岁,其中不乏许多“90后”和“00后”的身影。虽然年纪尚轻,但在老一辈的指导下,他们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的思维方式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

  向“质”攀高组织优化巧解难题

  锚碇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横截面尺寸较大,散热相对困难,因此很容易出现温度应力裂缝,导致混凝土遭到破坏。而相较于常规锚碇,燕矶长江大桥北锚碇体积更为庞大,所需混凝土量更多,更容易因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超大尺寸收缩变形显著而引发开裂等问题。锚碇一旦被破坏,将导致悬索桥的主缆松动,进而威胁整个大桥的安全。因此,温控和抗裂成为锚碇施工中的关键难题。

  此外,北锚碇被中隔墙分隔为前仓和后仓。前仓连接外缆,由于受力相对较小,因此采用注水的方式进行配重调整;而后仓连接内缆,由于受力较大,故采用混凝土浇筑填实,以增强其结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由于前仓和后仓的基础结构形式不同,导致前仓基础施工完工时间比后舱快一个多月,这给锚体的施工组织带来极大的挑战。

  “走一步要看三步。”贾非凡有着清晰的工作思路。在每一步施工过程中,他至少需提前梳理好未来三步的工作,并和各部门提前做好对接,确保没有疏漏。

  “呜——呜——呜——”记者与贾非凡交谈中,他话音未落,高亢的防空警报声便从贾非凡的手机里骤然响起。他的手机铃声清晰而特别,即使在嘈杂的施工现场也洪亮清晰。物资部、厂商、混凝土车间、各施工队伍……贾非凡一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以确保锚碇工区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电话里交代完工作,贾非凡继续介绍,项目部根据锚碇总体结构尺寸,通过后浇带将锚体施工区域划分成6个进行流水作业,一个区域施工完成后可无缝衔接到另一个区域。这不仅解决了前仓和后仓的“时差”问题,方便施工组织管理,还减小了每个区域的施工体量,确保每个区域的尺寸都控制在40米×40米之内,从而有效降低了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同时,项目部还通过埋设电子监控元件、设置循环冷却水管、添加高效外加剂等多种方式,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精准控制,以减少水化热的影响。

  通过科学组织施工生产,项目部在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也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

  向“精”而行坚持高标准践行严要求

  在锚体施工过程中,采用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中先预埋索导管和后锚垫板等配套构件,再整体安装前锚垫板,并用锚管定位架来辅助定位预埋管。

  “最难的还是锚管定位支架安装。”贾非凡说。由于锚碇体量大,需要安装的锚管定位支架体量也较大,数量较多,在高空中作业较为困难。为此,项目部将高空作业改为地面拼装后整体吊装。这样调整方案后,每个支架至少会节省5至6天的安装时间。

  尽管预埋管安装精度规范要求为10毫米,但由于每个板子上都对应5至7根预埋管,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预埋管与前锚垫板难以对接。因此,项目部在施工设计阶段就提高了对精度的要求。

  “我们利用三维建模技术精确确定了支架的位置,并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把控支架的精度,从而避免了因安装支架与预埋管错位而导致的返工情况。”贾非凡说。此外,项目部还在预埋管内嵌入了镜子,这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测量人员将测量时间调整至温度相对恒定的夜间,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项目部最终成功将预埋管的安装精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这比施工规范的要求提高了整整一倍。

  向“优”奋进红色沃土孕育繁花盛果

  开工以来,项目部聚焦“黄州江畔党旗红、建桥铁军争先锋”党建活动主题,持续抓基层打基础、创特色强效能,赋能党建提质增效。

  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洪松表示,项目部一直致力于打造学习型、工匠型、效益型、和谐型、廉洁型、幸福型等“六型”项目部,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项目部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引领项目部员工学习取证,持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员工通过更广泛的途径提升自我,从而促进各类人才的成长。“此外,我们还在集团公司后台的大力支持下,在黄冈职业学院组织了取证考试。”王洪松介绍,目前,项目部持证人员已达到90%。

  “项目部的第一手资料是我们最宝贵的学习资源。”对此,贾非凡有着深刻体会。在项目部进行关键节点前,他们经常会借阅其他项目部的类似施工资料,供员工深入学习和参考。此外,还会组织员工前往附近的项目部参观学习,以汲取经验。同时,项目部内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也是贾非凡的学习榜样和对象,他们的丰富经验和技能对年轻员工的成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在项目部几年的学习与磨练,贾非凡已从几年前刚工作的“愣头青”成长为如今能独当一面的负责人。

  员工们在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个人技能与知识,更为项目部创效创能提出了新思路,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注入了新动力。例如在夏季施工时,为了控制混凝土温度,需要用到大量冰块,传统碎冰方式既浪费人力又难以精确控制温度。项目部员工便自行研发了智能碎冰机,该机器能智能计算出所需的冰块并精准称重,提高准确性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在锚碇基础施工时,由于深度达39米,常规的天泵很难满足要求。大伙儿集思广益,用塔吊吊装天泵的减速导管,利用塔吊的灵活性,配合铁泵进行布料,节省投入的同时提升效率。

  “我们项目部整体氛围很好,可能大家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但整体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想把项目干好。”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部长邹山波如是说。作为从项目筹备初期就在的“老员工”,他今年也才步入而立之年。他白天在烈日下、泥泞场地指挥施工,晚上通宵编制方案,经历了项目从一片荒芜到变得井然有序,见证了“燕矶速度”的诞生,也加快了自己的成长速度。

  根植于黄州这片丰饶的红色沃土,燕矶长江大桥项目部播撒下希望与梦想的种子。如今,这些种子已经生根发芽,长出“员工成长”的健硕之枝,绽放出“项目发展”的绚烂繁花。在不久的将来,便会结出“大桥建成”的圆满之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