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云破浪、逐梦伶仃。集海底钢壳沉管隧道、超大跨海桥梁、深水人工岛、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广东省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以下简称“深中通道”)6月30日通车试运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又一世界级超级工程,创造十项世界之最的深中通道身怀哪些“独门绝技”,又将为全球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哪些中国方案?6月26日,在第八届(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宋神友作题为《跨海交通集群工程高质量建设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
深中通道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起自深圳机场互通立交,向西跨越伶仃洋海域,通过万顷沙互通与南中高速连接,止于中山市马鞍岛,与中开高速对接。项目全长24公里,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宋神友介绍,深中通道面临工程建设条件复杂,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建造技术、海中大跨度悬索桥建造技术,海域深基坑、东人工岛施工安全风险,海洋环境结构耐久性问题,跨海通道运营安全风险六大挑战,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极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为此,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创新应用“桥—岛—隧—水下互通”集群工程方案,为全球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宋神友认为,深中通道高质量建设可以归纳为四方面经验:提供一流服务、实现一流管理、形成一流技术、打造一流设施。
服务方面,采用合理的路线走廊、较高的技术标准及路网衔接方案,为高质量服务奠定基础。同时,本着功能优先原则,采用定向匝道为主的涡轮型机场枢纽水下互通立交方案;坚持建管养一体化理念,设置应急救援站、企业消防站、防灾救援指挥中心,以及构建完善的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系统、泡沫水喷雾系统等,提高通道的服务保障水平及御灾能力;研发智能交通管控系统,提高通行能力,降低事故率,提高应急响应时间,实现横向平行通道间的流量动态平衡。
管理方面,为达成一流管理的目标,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不仅制定了包括设计标准、耐久性标准、质量控制标准、验收标准等在内的30多项专用标准,支撑深中通道高质量建设,还实行了结构设计标准化,为工业化建造、装配化施工创造条件。实现了钢壳设计数字化,管理高度扁平化与透明化,并集聚国内最优资源,创建业主统筹管理下的互相竞争、借鉴、共享的建设新模式,通过管理创新,缩短工期10个月,创造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安装精度和速度的世界纪录。
技术方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全力推行“工业化建造、精益建造”,实现大型跨海通道智能建造。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探索了“有预研+真投入+先验证+再应用”的创新实践路径;提出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新型组合结构,从理论、构造到材料、工艺,再到检测、验评等,填补了全产业链空白;首创整体预制海中推出式接头装置与推出系统,与传统止水板法或整体吊装法相比,具有水下作业少、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自动化控制、工程造价优等特点;首次提出“大直径深层水泥搅拌桩(DCM)+块石振密”组合的智能海床加固技术,并将其首次成功应用于国内沉管隧道软弱地层基础处理,形成了沉管隧道DCM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指南和质量验评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
设施方面,成功研发国内首条沉管钢壳智能制造生产线,在国内首次实现大型钢结构智能喷涂、块体智能焊接,有效提升了质量及工效;在国际上首次研发自密实混凝土智能浇筑装备及系统,实现了一月一节的浇筑速度,并为混凝土浇筑品质提供保障,脱空控制优于国际水平;世界首制沉管管节智慧运输安装一体船,浮运工效提升4倍,有效降低了50公里长距离复杂航路8万吨级沉管浮运的安全风险,实现了8万吨级沉管40米水深毫米级安装精度,创造了安装速度及精度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