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设计 > 正文
离石高架桥主桥结构分析
2010-05-31 

1 工程概况

    离石高新技术开发区龙凤大街规划宽度为80m,设计路线与其呈30°交角。考虑道路两侧城市管网布设,桥梁净跨需在120m以上,经多方案比较,最终采用85m+135m +85m三跨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结构形式为塔梁固结、墩梁分离,梁底设支座。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法为主梁悬臂浇注。总体布置见图1所示。
 


2 离石高架桥主桥技术标准

    (1)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2) 桥面宽度:2×净-11m+2×015m防撞护栏+3m中央分隔带;

    (3) 设计荷载:汽车- 超20级,挂车-120;

    (4) 地震基本烈度:6度。

3 主桥结构设计

3.1 总体设计

    离石高架桥单索面布置在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上,造型美观且造价较低。结构形式由于采用塔梁固结,墩梁分离,梁底设支座,使部分斜拉桥的受力更加接近梁式体系,受力明确,结构简单。而且这种结构形式延长了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减小了地震作用,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和整体稳定性。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墩,以适应温度、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等荷载的变化。

3.2 主梁设计
    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大悬臂断面,外腹板斜置,箱梁顶板宽度为26m,腹板斜率不变,箱梁底板宽度由15.6m 渐变到16.864m。主墩墩顶根部梁高4.2m,x中、边跨方向45m 范围内梁高变化采用二次抛物线,其余为等高梁段,梁高为2.4m。箱梁合拢段底板厚度为25cm ,0号块端部底板厚46.2cm,在梁高变化段内,底板厚度变化采用二次抛物线。顶板厚度不变,边室28cm ,中室45cm。边腹板厚度为50cm ,中腹板厚度为35cm。斜拉索锚固区均设横隔板,边室横隔板厚度为30cm,中室横隔板厚度为40cm。箱梁横断面如图2所示。
 



    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结构,纵向采用钢绞线和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横向采用钢绞线,竖向采用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

    主梁按挂篮悬臂浇注法施工,0号块节段长10m,1号、2号梁段长3m,3号梁段长3.5m,合拢段长2m,其余梁段长均为4m。最大悬臂浇注重量为223.5t。

3.3 主塔设计

    主塔计算塔高为18m,采用实心矩形截面。主塔布置在中央分隔带上,塔身上设鞍座,以便拉索通过。斜拉索横桥向呈2排布置,鞍座亦设2排。

    鞍座采用分丝管形式,每根分丝管穿1根钢绞线,以方便将来单根换索。在两侧斜拉索出口处设抗滑锚板,以防止钢绞线滑动。

    斜拉索为单索面,考虑到张拉设备、施工能力以及施工方便,单索面在横桥向呈2排布置,每根拉索由31根环氧喷涂钢绞线组成。鞍座亦设2排,采用分丝管形式。在两侧斜拉索出口处设抗滑锚板,以防钢绞线滑动。拉索采用多重防腐措施,单根钢绞线为环氧喷涂,外包单层PE,钢绞线索外包HDPE套管。

3.4 下部结构设计

    根据钻孔揭示,桥址地层由Q4冲积物和二叠系砂岩互层构成。Q4冲积物厚度为7.8~8.8m,二叠系砂岩由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砂岩互层构成。地下水位约在2.3~3.7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按嵌岩桩设计。

4 主桥结构静力分析

    桥墩、主梁和主塔都采用三维有限元梁单元,斜拉索采用只受拉的索单元,根据施工阶段梁段的划分和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将主梁划分为92个单元,变截面范围内处理为变截面单元;主塔为矩形截面,每个主塔划分为12个单元;每个桥墩划分为5个单元;全桥44 根斜拉索划分为44个索单元,全桥共计170个单元。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阶段,假定在左右墩顶处固结;在成桥运营阶段,左墩为固定支座,右墩和主梁两端设置为沿桥梁方向的滚动支座,计算图式如图3所示。
 


    全桥采用以下荷载组合:

    (1) 恒载+ 预加力+ 混凝土收缩、徐变+ 汽车-超20级;

    (2) 恒载+ 预加力+ 混凝土收缩、徐变+ 挂车-120;

    (3) 恒载+ 预加力+ 混凝土收缩、徐变+ 汽车-超20级+ 支座下沉1cm + 桥面板升温10℃;

    (4) 恒载+ 预加力+ 混凝土收缩、徐变+ 汽车-超20级+ 支座下沉1cm + 桥面板降温10℃;

    (5) 恒载+ 预加力+ 混凝土收缩、徐变+ 汽车-超20级+ 支座下沉1cm + 整体升温20℃;

    (6) 恒载+ 预加力+ 混凝土收缩、徐变+ 汽车-超20级+ 支座下沉1cm + 整体降温20℃。

    计算结果表明,在使用阶段主梁处于全截面受压状态,最大压应力出现在塔根部,满足设计要求。根据局部应力分析结果,预应力钢束锚固端和支座连结处应力分布复杂,应加强局部配筋。

5 主桥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按照上述计算模型,笔者计算了结构的自振特性。根据抗震分析的需要,计算了结构的前100 阶振型,结构振型示意见图4~图7,表1 列出了结构前15 阶的自振特性情况。
 

 

   
表1    结构的前15阶自振特性

 

 


    研究表明:计算前20 阶振型,其纵向、横向及竖向累计振型贡献率均非常接近100% ,超过美国UBC规范要求的90%。我国与桥梁抗震有关的规范对此没有规定,说明前20 阶振型已涵盖结构的主要动力特性;从振型图上看,前三阶为以竖向为主的振型,第四阶出现横向振型,说明结构具备较好的横向刚度;取用三维实体单元反映的振型全面,能够很好地把握结构的动力特性,可以为成桥动测提供可靠的理论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通过离石高架桥的设计实践,为我国成功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又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经验。采用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受力明确,结构简单,造型美观且造价较低。部分斜拉桥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各部尺寸,使设计自由度更大。通过结构静力计算和动力特性分析,表明该类型桥梁完全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施工难度较小,工期较短,为今后桥梁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 陈亨锦,王凯,李承根. 浅谈部分斜拉桥[J]. 桥梁建设,2002, (1).

[2 ] 范立础. 桥梁工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3 ] 胡人礼. 桥梁抗震设计[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4.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