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南浔三古石桥
2010-11-03 来源:新浪博客
南浔古镇,河流纵横,密如蛛网,池荡星罗棋布,历来就是“无桥路难行”,民间有“三步一拱,五步一桥”之谚。众多各具风姿的石桥、木桥,构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据清道光、同治和民国三本史志记载,南得镇分别有74座、107座、195座大小桥梁,《南浔新志》所记载,镇区有石桥、木桥77座。

  众多的桥梁不仅沟通了镇乡和附近市镇的交通,而且具有珍贵的建筑艺术价值。现属湖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有通津、洪济、广惠、万奎、万古、垂虹、望月等八座。其中至今被称为南浔三古石桥的是:广惠桥、通津桥和洪济桥。1989年3月,三古石桥被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惠桥:位于在广惠宫前,为单孔石拱桥,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

  通津桥:位于旧时南浔镇中心,是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明清时期,通津桥畔成为繁华的丝市。桥南面有一条小街名叫丝行埭,素以经营蚕丝业著称,曾是历史上“辑里湖丝”的集散中心。

  通津桥建于宋代(年代已失考),为单孔石拱桥,原名浔溪桥,后改名通津桥,俗称大桥。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咸丰五年整修,同治五年又修。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

  洪济桥:坐落于南浔镇东栅,雄跨运河,俗称新桥。桥南堍在下塘东街,北堍为东大街。明万历(1573—1620年)《湖州府志》已有洪济桥的记载(建造年代不详),清嘉庆十六年(1805年)重建。

  该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

  过去每座桥都有诗与画的题材,如清风桥、明月桥、通津桥、便民桥等等,桥名都有对仗,而桥上刻有楹联,写景抒情,都出自名人手笔。

  南浔的石拱桥,比一般水乡集镇上的古石桥更显得髙敞、大气,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代,而大多是明清两代之杰作,虽历经沧桑,却古风依旧。每一座桥,都演绎着一段历史,传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反映着一个古镇的兴衰。

  如果你漫步在古镇,你随时能看到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找到千年古桥、百年老屋,真正地去领略古镇风情,感受人文南浔。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