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南京七桥瓮 曾是辛亥革命战场
2010-11-05 来源:扬子晚报
七桥瓮

  南京光华门外,外秦淮河上,有一座由“七孔”桥身而著称的古桥,叫“七桥瓮”,本名“七瓮桥”。在这里,太平军曾破江南大营,辛亥革命时江浙联军也曾与清军激战。

  明代筑桥史专家介绍称,“瓮”其实就是桥孔的意思,原先这座桥是叫“七瓮桥”,明初刚建桥时,还曾以当地附近城门命名为“上方桥”,现在这个称谓,等于是直接把这桥叫做“七个孔”,虽然有些滑稽,但至少证明,这座古桥的桥身设计相当独特。

  [沿革]清朝时称“七瓮桥”

  记者从南京文物保护部门获悉,七桥瓮是明朝初年建成的,原名“上方桥”,如今在桥中间一个桥孔前的砖刻上,仍然可以看到“上方”两字。在明朝著述《洪武京城图志》有记载,当时在正阳门外,中和桥东南侧的秦淮河上,有一座跨河桥,取名“上方桥”,此桥名一直延用到清朝,由于它是南京主城通向南郊外郭城“上方门”的一座重要桥梁,可保障两岸居民相互来往,因此以“上方”得名。

  明清期间,人们管“桥拱”叫做“桥瓮子”。因此这座桥到了清朝,又被叫做“七瓮桥”,到了现代,才被更名为“七桥瓮”。

  [外观]人面龙身兽辟水邪

  南京大学历史教授贺云翔告诉记者,这座桥长约105米,宽约13米,高约25米,桥身呈弯弓形。如今看到的桥身和桥址,都是明代时期留下的“真迹”,不过,建桥之初,桥身是以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要材料,用糯米汁、石灰浆掺以桐油粘合而成。如今早已经过历次大修,仍是以岩石及钢筋修筑了桥身。

  七桥瓮的建筑结构及独特造型,让当地人引以为傲。其桥墩成梭船形,可以减少水流阻力。桥墩两端巨石上,镌刻着人面龙身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其中有6只分水兽,兽头向桥身外突出3米左右,昂首雄视激流,有气吞山河之势,据称可以“辟水邪”。就是说,如果洪水水位在分水兽之上,那么船家过河就要当心了。如果水位仍低于分水兽,就说明船能安全通过此河段。

  在瓮桥的桥拱两翼,还雕有16只面目狰狞、令人生畏的怪兽,它们被称为“虫离首”。传说“虫离”是龙的儿子,可以保护桥身。

  [掌故]太平军大破江南大营

  七桥瓮横跨秦淮河,制控南北,为南京东南部的要隘。太平天国时期,清军两次建立江南大营,围困天京;太平军两次大破江南大营,此地均为重要战场。天京事变后,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以及大批忠诚战士在内讧中身亡,翼王石达开率太平军主力远赴大渡河。清军江南大营对天京步步紧逼,危急时刻,忠王李秀成率军奇袭杭州,迫使清军抽调主力部队增援,后又突然从杭州折回天京,并同时集中四路兵马,向清军江南大营猛攻。

  江南大营统帅、提督拼死抵抗。夜间天降大雨,双方惨烈激战至三更天,这时天京城内太平军从七桥瓮一带冲出,将清军赶出江南大营,至此天京才转危为安。辛亥革命南京之役,江浙联军也曾在此与清军激战。

  [现况]加固修建免费开放

  如今随着岁月变迁,瓮桥周边的大校场机场即将迁离,七桥瓮周边环境将得到改造,包括正在进行改扩建的七桥瓮在内,还将在原址上建起一座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作为南京主城区的最后一块“绿肺”,对南京市民免费开放。

  作为一座明代保留至今的古桥,在全国都是较为罕见的。记者昨日从南京文物保护部门获悉,由于七桥瓮古桥桥面及桥身的砖石结构,已禁不起车辆及行人通行,近日正在对它进行加固修建,预计要到明年3月底完成,届时将在原桥身基础上展现新貌。
上一篇:峡山村古桥
下一篇:福建西埔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