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贵妃桥
2011-08-31 
万寿桥又名贵妃桥,位于安国县伍仁桥村南,桥长65米,宽6.7米,全部为石质结构。此桥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为明神宗朱翎钧的贵妃郑氏所敕修。这座桥五孔连拱,顶部镶嵌着大理石一块,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贵妃石。上刻:“大明万历岁次庚子秋季立,郑贵妃敕赐修建万寿桥。”当时桥头设有关隘,横额刻有“祁南雄镇”四个大字,并有石像,石狮及盘龙石柱,其刻工精细,栩栩如生。

    据《祁州旧志》载:“贵妃石,在伍仁桥按,桥建于明神宗三十七年,长二十余丈,中空有小石砌北壁上镌郑贵妃数字。每遇河水涨发时,在水高几尺,至中空即低下,顺流而过,则复高。相传不没中空,即不没此石也。”贵妃桥南北横跨在磁河上,造型优美大方,蕴稳而秀逸,坚固而轻盈。据记载,明代的滋河不仅“长河天际”“波光万顷”,而且是“绿罗映彩流红叶,翠藫堆琼卧白鸥”。

    郑贵妃,为明神宗朱翎钧的爱妃,今北京大兴县人。她出身良家,14岁入宫,万历时18岁。但就是这个14岁的小姑娘,竟使万历帝一往情深。而且当她一旦介入万历的生活之中,就对他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万历一生有一后,一贵妃,其他嫔妃数十和宫女无数,只有与郑贵妃的热恋终生不渝,形影不离,而且誓同生死。万历帝有八子十女,也只有郑贵妃所生之子常洵最受宠爱。

    据史书记载,伍仁桥南滋河,“古渡则舟。各省通衢”,滋河自五台建瓴而下,输委于天津,身狭势迫,每值水盛则泛滥洪涛无航可渡。居民旧以木为桥,不断修葺,每不能阻侯之波,故议者谓欲建百世之利,非更而石之不可。于是居民宋一实,苏进知发心起会,欲募化一方,赀财重建新桥,济渡往来,以期永固。因当时屡屡发生天灾,百姓流离失所,远走他乡,所以未能实现募捐。万历戊戌岁(公元1598年)之仲春,特差朴谨孥金前来伍仁桥督工建桥。选曲阳,黄山运石,昼夜传输。凡固孥金者,数以千计,磨工之力者,数以万计。至庚子岁(公元1600年)终。又明年辛丑(1601年)仲夏桥工告成。南峙万寿坊,北悬三忠阁,中座九龙碑。在三忠阁内,悬有郑贵妃佩剑一把,圣旨一道,作为镇桥之物。据传,明万历年间乾清宫郑贵妃除自己资助外,还多次发起内功捐资。

    贵妃桥的桥面,拱券(xuan)和桥墩之间都有铁腰和铁件连接,坚固而严密。桥基为山炭,柏木桩,石板筑成。桥南口紧接抱鼓石处有两只大型石狮,高1.8米。北口两侧的一对石象,长1.4米,高0.85米,底座高0.6米。

    贵妃桥的石狮远近驰名,精雕细刻。故有“伍仁桥的狮子数不清”之传说。清朝末年,伍仁桥镇两家当铺的账房先生们奉东家之名,手拿算盘,带领伙计,多次到桥上计算狮子数目,结果数字各异。石狮难数之处,在于母狮身上雕有数目不同,神态百出的小狮子。有的大如拳头,有的小如核桃,有的扒在背上,有的蹲在身上,有的戏耍,有的只露出半个头。千姿百态,十分惹人喜爱。

    据《祁州旧志》记载:镇桥玉带----伍仁桥南碑楼内有盘龙擎玉带一条,历年久远,为炊烟所熏,五色不辨而其形宛然可睹。相传为郑贵妃所留。
上一篇:贵妃桥的故事
下一篇:道官桥的故事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