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惜纸如金”宝塔桥
2012-03-22 来源:今日宁乡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的桥梁众多,有梁桥、拱桥、拱平合一桥;有蜈蚣纹饰桥、有螃蟹纹饰桥、有鲤鱼纹饰桥;有桥端摆置狮子的桥;有长达88米的玉堂桥宁乡“桥王”;有横跨望城、湘潭、宁乡三县的“石林桥”;有全部为青砖垒砌的桥,有麻石搭建的桥。然而,宝塔桥,她以另外一种独特建制,默默地体现喻家坳独特的文化!


 
  宝塔桥位于喻家坳乡集镇东北向约400米处的大益坝河。大益坝河发源于九仑峰,自北向南,东折大成桥,汇入玉堂水,流入沩江,河面不宽,河流两岸均为农田,地势南北狭长,东西视野开阔,青山绿水间零星散落着些许现代农家小屋,完全一副江南水乡风景。宝塔桥宛如一颗明珠,恰到好处的点缀在这幅山水画中。她是由四条长花岗岩石组成桥面的单礅梁桥。桥总长12米,宽0.7米,南北走向,桥头两端由规整的花岗岩石垒砌护坡,长达18米,三合土勾缝,为防止河水对桥梁的冲刷,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护坡的花岗岩石上浮雕蜈蚣纹饰,寓意辟邪镇水,反映了桥梁设计者的美好初衷。桥的中央矗立桥墩一座,桥墩长3.9米,宽1.6米。迎水面为方尖碑状,起分流河水的用处,故宝塔桥虽历经洪水洗刷,桥梁却屹立如初。桥墩上有六边形花岗岩石宝塔一座,系由十层规整的长条形花岗岩石垒砌,仅塔顶稍缺。塔通高2.7米,边长0.6米。该塔共分为四层,第一层塔身直接立于桥墩,高1.2米,东侧正中从右至左楷体阴刻横书“惜字亭”三字,文字下方有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洞口,洞内有被焚烧的痕迹;第二层为塔檐,六角垂幔式,高40厘米,为焚化字纸起到了很好的遮风挡雨的作用;第三层也为塔身,高0.9米;第四层顶端为塔刹,残高0.2米,部分跌落河床中。古朴的桥梁,倒影在清幽幽的河水之中,塔水相衬,也就多了几分诗情画意。

  毋庸讳言,宝塔桥极大的方便了大益坝河流两岸人们的生产生活,丰富了我县的桥梁建筑史和工艺史。然而,她最大的价值不仅仅是作为一项交通工具的载体而名垂史册,而是该桥上的“惜字亭”,足以证明喻家坳的厚重人文历史。


 
  惜字亭,又名敬圣亭、圣迹亭,为昔日文人墨客烧毁文字纸张的地方。古代文人惜墨如金,同样也是惜纸如金。受科举制度影响,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不能随意亵渎。即使是废字纸,也必须诚心敬意地烧掉。《二刻拍案》卷一开篇诗曰“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因此,凡是有文字的废纸必须集中于惜字亭焚毁,以示对知识的敬重。

  依史料所载,惜字塔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通常建造于场镇街口、书院寺庙之内、道路桥梁侧。甚至有些塔龛中供奉仓颉(中国文字先祖、“造字圣人”)、文昌(七星之一,主文运,大利考试)、孔圣等神位,并配以相应的楹联与吉祥图案。“长沙地区难得一见,完全可以保护利用!”“要对宝塔桥周边的历史文化好好调查,尤其是调查周边的历史文化名人。下一批次的文物保护单位要报上来。”难怪省文物评审专家组如此评价。宝塔桥特别是惜字亭的发现,体现了喻家坳历代以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折射出喻家坳尊重知识、崇尚文化的历史,同时佐证了喻家坳“江山代有才人出”。

  重拾散佚的记忆,承载昨天的历史。我相信,有了宝塔桥,定会改变对人杰地灵的喻家坳的印象!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