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厄勒海峡大桥:成就百年梦想
2012-05-09 来源: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一百年前,一位瑞典小女孩将一个梦想计划写在小纸条上,封进一个瓶子抛入大海,今天,一位丹麦男孩捡起了这个瓶子,只见纸条里面画着一座桥的模型……”2000年7月1日下午,瑞典南部的马尔默市举行了盛大的厄勒海峡大桥通车典礼,这个故事便是典礼上文艺表演的开场白。

  厄勒海峡大桥,连接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与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作为全球第十大桥梁,它的种种头衔可谓耀眼之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大桥,拥有着迄今为止全球最宽敞的海底隧道。此外,一座周长十二公里的海上人工岛,更为厄勒海峡大桥增添了光彩。它的诞生不仅加快了丹麦和瑞典两国之间的进一步交往,更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成就了北欧经济、文化格局的新面貌,使两国人民百年来希望实现文化、经济互通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百年梦想,照进现实

  横亘在丹麦与瑞典两国之间的厄勒海峡,是现今为止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仅1956年就有1100万名旅客从厄勒海峡经过,到了1967年时便攀升至2400万人。它所承载的水上交通对北欧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无疑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但它却斩断了丹麦瑞典的陆路交通,延缓了文化、贸易交流。为此,海峡两岸的人民一直梦想着能有一条交通纽带,贯穿海峡到达彼岸,将哥本哈根与马尔默两点连成一线。

  然而,要将这天堑变成通途,又谈何容易?早在1886年开始,就不断有专家提出各种连接厄勒海峡的纽带方案,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专家们一直在进行研究考证,但由于受到种种天然壁垒与技术难题的限制与制约,这一大胆的创想一直被搁置无从实现。直到1991年,丹麦与瑞典两国经过艰苦的谈判,最终正式签订协议,决定共建厄勒海峡跨海工程。

  就这样,连接厄勒海峡两岸的勇敢设想走过了漫漫百年,终于带着两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得以落实。厄勒海峡大桥,将从人们脑海中绘制的蓝图里呼之欲出,把梦想之光照进现实。


 
  披荆斩棘,造就传奇

  厄勒海峡大桥的咨询设计工作,由瑞典丹麦两国精锐工程团队所组成的联合企业承担。厄勒海峡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主要通道,这里常年天气恶劣,环境十分凶险。两千年来,海峡冰冷的海水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将瑞典与丹麦阻隔开来。对于大桥的建设企业而言,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苛刻的建筑要求,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但重重的挑战并没有拦住他们实现建桥梦想的脚步,他们最终将这座浩大的跨海大桥成就为独一无二的海上丰碑式工程,。

  成就一:桥隧结合的大胆创想

  哥本哈根的塔斯特鲁普国际机场就位于大桥丹麦一侧的连接线上,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新建大桥的高桥塔将会对空中交通构成威胁,甚至可能导致空难发生,若降低桥塔高度便可避免对空中交通的威胁,却会因此阻断丹麦一侧的海上运输。大桥建设者遇见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如何在保证海空交通无阻的前提下,将大桥建成。

  经过反复斟酌,设计者最终决定采取桥隧结合的建设方案,即机场部分建海底隧道,再建跨海大桥与之相连。但隧道与桥梁该如何衔接——这要有一块干燥的陆地,也就是一座海上小岛。如此一来厄勒海峡便有三个部分构成——海底隧道、人工岛和一座跨海大桥。

  成就二:巧妙取材的双赢方案

  大桥于1995年8月17正式动工,当第一块巨石被沉放在海峡中间位置后,不断堆积的石料将在一片汪洋中围出一座周长十二公里的小岛轮廓,围岛所用的大型石料共重一百八十万吨,由十六艘驳船从瑞典被源源不断运抵现场,再由全球定位系统将其放置就位。当小岛界限形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填充。可是如此浩大的工程,数量惊人的建筑材料从何而来?答案就在海底!

  人工岛的建设采用了独创的双赢方案,工程人员就地取材,巧妙得将疏浚海底的碎石作为人工岛的填充材料加以利用,这样就不用考虑大量石料的堆放困难,更省去了浩大的运输工作,可谓一举多得。


 
  为海底隧道挖掘的沟渠深10.5米、宽45米、长4000米,需要挖掘近两百万立方米的土石。单挖掘泥土与石头已经相当困难,而90%的海底岩石都由硬度极高的哥本哈根石灰石组成,为此工程人员请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绞吸式挖泥船“塔斯特号”,它那带有六十个切齿的巨型钻头每个切齿重达二十公斤,素有 “死亡钻头”的称号——即便如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坚固异常的岩石仍消耗掉了五万两千个这样的切齿。运转起来的“塔斯特号”如同一个巨大的真空吸尘器,将挖掘的碎石全部吸入腹中,再由巨型水泵将石头和海水吸入四公里长的管道里一同送往人工岛。这样,栖身在海底的泥石,摇身一变,堆积成了一座海中小岛。

   成就三:安全前瞻的环保理念

  海中泥石的取材方案虽然省时省力,但这项输送工作也带来另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环保问题。厄勒海峡浅水区环境脆弱,为了确保建设工作不影响进入“波罗的海”的水流及减少对海洋生物破坏,两国在建桥伊始便对大桥的环保要求作了严格的规定,对丹麦瑞典来说,环境的破坏将意味着合同的终止。

  海中泥石运输将产生大量的碎石粉末,而这些细小的杂质散落于海水中将会杀死一大片海草,海草是海洋生物重要的食物来源和栖身之所,如此一来,大量碎石粉末的散落也势必会对海洋环境构成威胁。按规定,工程过程中若碎石散落量超过总量的5%将停止挖掘作业,5%看起来是个小数字,但计算起来你就会发现,它相当于33.6万立方米的土石,若这些土石散落在施工水域中,其危害一定是不容小觑的。

  为了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完好,建设者需要在速度和安全间寻找平衡,可喜的是,他们最终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大桥顺利建成后,在海底形成了另一处迷人的风景,跨海大桥的五十一座桥墩,对周围环境产生了意料不到的影响,它们成了一座座人工礁石,为海底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栖息之所,鱼儿在这里畅游嬉戏。而早先反对建设大桥的环保工作者,现在看见各种生物在此生存繁衍的景象,也不禁对大桥建设的环保成就感到惊喜万分。



  建筑丰碑,缔造传奇

  厄勒海峡大桥的跨海大桥部分设计堪称是整个海峡大桥的神来之笔,这座由三千吨钢索拉起来的斜拉索桥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承重量最大的斜拉索桥,其中的一段主跨(490米)是全世界最长的斜拉桥主跨。此外,独具匠心的设计外形更是格外引人注目,直插入云的桥塔高二百多米,相当于六十层写字楼的高度,成就了“瑞典最高水泥建筑物之一”的美名。桥塔的造型并不像惯常的斜拉桥桥塔那样在塔顶修建横梁将桥两侧的支柱相连,而是采用独立双支柱的设计,不在桥塔顶部增设任何横梁。这种独特的设计是充分考虑到大桥自身环境特点而设定的,若桥塔与飞机产生撞击,独立式的建筑结构能让桥塔更加柔韧得将能量传递到其他部位。而按照斯堪的纳维亚的传统审美来看,这样的大桥造型也因此显得异常别致高雅。跨海大桥也凭借其登峰造极的桥塔高度在全世界同类桥梁中拔得头筹。

  时至今日,厄勒海峡大桥已建成通车十年有余,据统计,仅投入使用的前五年中,就共有4400多万人次来往于海峡大桥。现如今,每一天都有将近三万人通过火车或是汽车的方式跨越这座大桥,这座被称为“瑞典通向欧洲的大桥”,将这里变成了欧洲著名的教育、科研与商业中心之一。厄勒海峡大桥的修建彻底改写了欧洲版图,它成就了北欧地区最繁荣的都市群落,也点亮了厄勒海峡两岸商业、文化的活力之光。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