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江津朱杨镇:老街坊世代接力守护古桥200年
2015-07-10 
   

   江津区朱杨镇板桥社区的溶溪河上,有一座建成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古桥——利济桥。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古桥因地处“上连泸州,下通重庆”的陆道要津而商贾云集,给当地百姓带来了近两百年兴旺。

   经历近200年沧桑后,古桥依然屹立,并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这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接替的守护。6月26日,记者来到这里,目睹了老桥的风采,感受当地百姓执著的“老桥情节”。

   “一桥三名”有典故

   100余米长的板桥老街,两侧是木板,石板路凹凸不平。与老街紧邻的一座石拱桥,就是利济桥。它由5个曲拱支撑,中部略高,似“长虹卧波”;桥侧雕栏斑驳,隐隐有浮雕和字迹。

   朱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古桥于清乾隆末年由乡人募谷筹资修建,1826年落成。起初,官方将其命名为“利济桥”,不久,地方士人为逢迎主持建桥的县令,改名为“万古桥”;然而周边百姓却不以为然,认为其由石板筑成,称为“板桥”最恰当。这样,“一桥三名”就此传开。

   古桥给古镇带来近200年兴旺

   80岁的板桥老街居民苏武林,现在在老街上经营着一间杂货铺,专卖烟酒糖茶等日用品。苏武林说,“自古以来,经过板桥镇的这条官道就相当于重庆和泸州之间的‘高速公路’,利济桥就相当于高速路上的特大桥!”

   桥通路通,商贩越来越多,人口不断聚集,在利济桥周围自发形成了村落,继而成为一座小镇。

   “板桥老街就是因桥而兴。”老街商户李世凡说,桥头附近的客店在上世纪中期还有20余家,老字号“天生旅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歇业。

   如今,虽然板桥镇的交通优势不再,但板桥老街每逢农历三、六、十赶场的习俗,一直持续至今。每逢赶场日,李世凡家的服装店可收入上千元。

   石龟石碑藏身墙中躲过劫难

   古桥历百年风雨而不垮,源于世代老街居民世代接力的守护。

   在利济桥桥头苏成新家里,记者见到了一个石龟和一座石碑,据说,这是古桥建成时的镇桥之物。现在石碑被砌成了一面墙,而石龟则被藏进了夹壁墙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苏武林老人为记者解开了疑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古迹、文物曾作为“四旧”被毁。当时利济桥附近的文昌庙和牌坊均被拆毁了,古桥上的图案、石雕也被凿了下来。

   眼看着利济桥旁的石龟和石碑有可能遭难,苏林生急红了眼,怎么办?那时,他正在盖房子,紧急之中他想到了主意——把这两件镇桥之物砌到墙里。对于这一秘密,老街居民对外都守口如瓶。

   上个世纪90年代,苏林生把房子卖给了苏成新。去年,苏成新将石碑表面的石灰刮掉,石碑又重见天日。

   上世纪末的一年,当地遭遇洪水,老街130户居民全部紧急上阵排洪,最终古桥安然无恙。一直以来,板桥老街居民还自发地对古桥附生植物进行定期清理,在汛期加强观察和保护。

   2000年9月,利济古桥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建筑。目前,板桥社区组织了3名保护员专门看守。“我们要把古桥当成老寿星一样呵护,要一代接着一代守护它!”朱杨镇板桥社区负责人陈泽荣说。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