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千年港城的崭新使命
2015-03-31 
        隐匿在繁华商业街道和民居中的天后宫,还留存着古老海上丝绸之路的记忆。

        始建于元代的两处天后宫和石碑仍在,那不仅是作为海口历史文化名城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海口以及东南沿海城市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对外交往的历史见证。

        今天的海口,正以昂扬的姿态,主动融入时代潮流,主动争取在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中担起重要支点城市的重任,未来也必将焕发出夺目的时代风采。

        如今海口上下正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城市,在更高层面、更广区域科学谋划未来。

        从古代的中转点,到如今打造重要支点,我们须从开埠回溯海口在海丝路上的历史渊源。

        海口起源于汉代,彼时地属广西。“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从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一直到清代的琼州口等,海口的命运始终围绕“港口”二字展开。

        海口开埠于宋末元初

        由于南渡江泥沙的作用,港道屡遭浮沙淤塞,因此海口从古至今,即是凭借大自然与人力从无到有。

        而所谓“开埠”,即开辟为商埠,设立外贸口岸。海口开埠于宋末元初。

        “宋代广州依然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为了征收‘舶税’和管理海外贸易,仍在广州设立市舶司。宋代市舶司的职能更加详备和完善。”海口市社科联课题组代表蒙乐生考证,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广州市舶司曾为此专门奏请在琼州设市舶机构,负责从南洋返回船舶的检查,防止商船偷漏税。

        此时,海口神应港已成为南海航运的必经口岸。

        宋末元初,迁津建浦,浦滩位于海田,即今海甸,亦是南渡江冲积而成,最初叫“海口浦”。于是这个900多年前诞生的名字,便最后成为海口的名字。到元代,海口浦便逐渐代替白沙津,成为海南渡海和物资进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

        当然,对沿海城市而言,“开埠”与“海禁”相对,因此海口历史上反反复复,多次开埠。如果说古代的开埠指对外贸易港口,那么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起初多为列强强迫清政府所开,因此又被称为“条约口岸”。作为通往东南亚各国往来航线的兵、商必争之地,海口自南宋末首次打开大门,并由此成长。

        白沙津是重要门户

        再来看海上丝绸之路的脉络。这条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海上丝绸之路取而代之。

        当海上丝绸之路日渐繁荣时,相对于当时的泉州、广州两大贸易中心港而言,海口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史书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由泉州或广州启航,经海南岛、环王国(今越南境内)、门毒国、古笪国、龙牙门、罗越国、室利佛逝、诃陵国、固罗国、哥谷罗国、胜邓国、婆露国、狮子国、南天竺、婆罗门国、新度河、提罗卢和国、乌拉国、大食国、末罗国、三兰国。

        也就是说,海上丝绸之路以东南沿海的泉州、广州(以及宁波、南京)等城市港口为起点,航行于东南沿海、琼州海峡,经停海口港,抵达东南亚、南亚诸国,进入印度洋、波斯湾直到非洲东海岸。

        “海南岛四周的港口,特别是海口神应港(白沙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中转作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蒙乐生据此推理:“如果不是这样,广州市舶司为什么要专门奏请上司批准在琼州设市舶机构呢?”

        《宋会要辑稿》宋高宗还提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于是宋朝为了增加舶税收入,鼓励、招引舶舟来华,为此专门设置巡海水师营垒,派遣水师巡察附近海域,在东起香港附近,西至海南岛的南海广大区域加强海域巡逻。“其目的就是保证越来越多到海口港中转、补给、避风货船的安全。”蒙乐生认为。

        南宋进士周去非《岭外代答》中,有对南海西南、印度洋航线及诸国有较详述记,其中记录了当时南海蕃舶来广州贸易,途经海南岛时必须停泊休息。

        清代海口商贸盛况空前

        南宋大臣、文学家楼钥《玫瑰集》中有一首“送万耕道帅琼管诗”:“晓行不计几多里,彼岸往往夕阳春。琉球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势须至此少休息,乘风经集番禺东。不然舶政不可为,两地虽远休戚同。”蒙乐生解释,所谓“琼管”,即“琼管安抚司”,亦称“海南安抚司”,是宋代海南最高军政机构。

        这首诗反映了航行海口“势须至此少(稍)休息”,然后才返回番禺东(广州)的史实。楼钥断言:“不然舶政不可为”,因为“两地虽远休戚同”。既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时蕃商来海南岛的盛况,又充分说明了两地休戚相关的互补关系。

        《宋史·职官志》中为防止逃税,提举市舶司奏请在琼州置分司一事,虽未获准,但由于贸易频繁,海外商人日众,政府还是特设了蕃民所,以司其事。

        史料记载: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到熙宁十年(1077),琼州商税增长近4倍。“这就说明海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对外贸易的空前发展,促进了税收的倍增。”蒙乐生说。

        1996年,琼海潭门镇的一个渔民在西沙群岛附近发现了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199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工作研究室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出水文物1800余件;2007-2008年开展两次抢救性发掘。2008年,水下考古人员最终将这艘南宋沉船整体打捞出水。

        作为我国西沙群岛在远海地区发现并进行整体打捞的第一艘宋代沉船,考古学家们一直认为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宝藏,并佐证了南宋商业的繁荣,税收的增长。

        到了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置“粤海关”,在“海口关部”前设“常关总局”,办理关税与出入境的相关手续,各地商人纷至沓来,海口商贸盛况空前。

        海关资料记载:光绪二十三年(1897),往来海口港的外轮多达428艘,几乎囊括了当年香港、新加坡等地之间的航运。

        “所有这些都在说明一个历史事实,海口是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到东南亚的商贸枢纽。”海口海上丝绸之路课题组得出结论。

        海上丝路的海洋文化认同

        除了经验和运气,海上丝绸之路还需要精神上的佑护者,而最大佑护神便是“妈祖”。妈祖(又称天后、天妃)与海上移民一道,漂洋过海,从福建向中国各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各国迁徙。

        蒙乐生考证,海南岛上现存的众多妈祖庙(又称天后宫、天妃娘娘庙等)中,位于海口白沙门中村与海口中山路的两处最早建于元代。

        迁琼始祖各姓族谱记载,海南移民大多从福建莆田、漳州、泉州等地辗转迁徙而来。元代在迁居地海口兴建的天后宫,是于湄州迁琼的“天后行宫”。所谓天后行宫,就是“天后分灵”迁居的庙宇。天后分身伴随闽南乡亲来到海南,为海南移民敬奉的海上女神。

        “妈祖,是一种海上商贸渔业的精神信仰,也是一种海洋文化认同。”蒙乐生指出。再后来,聚居海口的移民逐渐增加,更由于信仰相同,事业有成,财富增多,众商集腋成裘,共同捐资兴建较大规模的天后宫并作为会馆会址。

        清乾隆二十年(1755),先是兴化、潮州商人在白沙门上村兴建“兴潮会馆天后宫”。继而,漳州、泉州商人也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近旁兴建“漳泉会馆天后宫”,且规模比前者更大。

        《兴潮天后宫碑记》“福之兴化、广之潮州,其来琼也历重洋之千里、涉烟波之万顷而装载匪轻……”。史料记载:“潮行”先设“兴潮会馆”于白沙门上村,后迁至解放西路,并易名“潮州会馆”。所谓“潮行”,是福建兴化、广东潮州、汕头等地商人开设的商号,“兴潮会馆”是他们洽谈商务、敦睦乡谊的行业馆所。

        而“漳泉会馆天后宫”旧址的规模、格局比“兴潮会馆天后宫”要大得多。最引人瞩目的四块鱼鳞状白色花岗岩大石碑,石碑宽1米,从基座平面算起至少有2.3米高。四块石碑二二相对,并排而立,气势雄伟。由于石材非海南本土之物,研究者们推断应该是从福建莆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输过来。

        漫长的历史中,滨海海口始终敞开胸怀,包容接纳来自各地的移民,让他们融入当地繁衍后代,成为新岛民,并在商贸活动中逐渐向外拓展。新常态下的海口蓄势待发,将以新的姿态再次迎接时代机遇,焕发绚丽光彩。(记者刘贡)

        海南港口

        专家认为,自古以来海南岛上的港口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

        对大陆的贸易港,主要集中在北部。海口港作为海南岛自古以来的中心港口,基础良好,常有修筑、扩建和增设泊位,因而构成了海南岛和大陆的物资、人流集散要地。

        2

        其它港口,往往都只是自然形成,又自然淘汰。经过长期沙汰,一些地域重要、吃水深、沉砂少、避风良好、吞吐量大、给养方便的天然良港,都最终得到保留和发展。明清时期港口的变迁,就揭示了海南港口的这个特点。

        链接

        海口的位置和形状一直在变化中。隋唐前,南渡江由博冲河入海,冲击形成白沙陆地,出现白沙河。宋代前,先后产生饲马堆、白沙门、过港村、海田村等陆地。之后才出现了新埠,形成白沙津。此地又称白沙港、白沙渡、应神港。这是宋代琼岛最大贸易港口,货物出入门户,以及宋元水军置镇设防的郡治咽喉重地。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