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中国武警官兵英勇无畏抢通中尼公路尼方段
2015-05-07 
   出国赴尼泊尔抗震救灾以来,在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官兵身上发生了许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再危险也得上

   “专家组明天就来,请你们支援。”5月2日晚,看着聂拉木县国土资源局董伟局长求助的眼神,蔡有良点头说:“我们试试。”

   “支队长,危险不说,如果完不成任务,还砸了咱支队的牌子。”随后的会上,有的同志对帮助其他单位评估2号点灾情表示担心。

   担心也是有理由的:2号点的地质灾害评估之前划归地方,地方专家曾5次登山均失败。“下面住着那么多尼泊尔群众,再危险也得上!”蔡有良斩钉截铁。

   第二天7时30分,蔡有良带着地质灾害勘查小组来到2号点山下时,眼前情景让他心头一颤:约70度的陡坡上,长满密密麻麻的灌木。拨丛落脚,踩到的全是湿漉漉的青苔。3公里多的直线距离,有1400米的海拔差。

   “5处崩塌点,4条新裂痕缝隙,最长的220米,平均宽度1.2米……”当天下午4时30分,官兵们完成评估任务。接过官兵用生命换来的数据,董伟握着支队长蔡有良的手哽咽道:“你们脸上手上挂了这么多彩,太感谢你们了。”

   飞石砸落安全帽

   右侧是不时有石块滑落的大山,左侧是很深的峡谷。5月2日清早,勘查完中尼公路友谊桥尼方一侧的作业点,武警交通救援大队第一突击队指导员黄玉书喊道:“方洋,打头阵!”

   “在这个地方作业,胆小了不行。”目睹方洋驾着挖掘机开始作业,黄玉书对记者说,别看他只是个中士,但却是一名优秀操作手。“出国抢险,要是怕这怕那,还不如不来。”方洋说。

   余震,在抢通中尼公路尼方段时经常遇到。而5月4日13时20分许的那次余震,差点要了上士陈金宝的命。当时,陈金宝正跟藏族工程师江白拉着皮尺,在山腰测量一个新缝隙的长度。因余震而滑落的飞石,瞄准似的砸在了陈金宝的安全帽上。

   下山拣起安全帽,陈金宝发现,安全帽的顶端,被石头砸出一个有两个巴掌大的坑。

   “下午的勘测,你还是别去了。”听了江白的话,陈金宝不同意,“勘查4人一组,咱们8个人总共两组,缺了我,作业咋展开。”

   矿泉水都让车“喝”了

   上士马伟伟驾驶医疗巡诊车行驶在中尼公路的尼方段,因道路危险,他的心,时刻都吊在嗓子眼。

   5月3日14时许,马伟伟在路过一处下坡时,见踩刹车不顶用,便猛拉手刹,才将车停了下来。

   好险!下车查看,车头离一个羊舍围栏仅一个拳头的距离。钻到车下,满是刹车片的烧焦味。

   天这么热,反复踩刹车,失灵不奇怪。车离宿营地还远,还有半天的巡诊,咋办?望着头顶的骄阳,马伟伟有了办法,他打开后备厢,用矿泉水给刹车片降温。

   那天,马伟伟只喝了一瓶半水,其余的,全部给刹车片“喝”了。为什么当时不停车等待救援?“救灾,哪容咱们等待?”抹着唇膏,马伟伟说:“口干舌燥不算啥,哪头轻哪头重,不用掂量。”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