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记者眼中的60年:有关路的快乐和自豪
2015-05-11 
   亚心网讯(记者任江)在路上,是新闻记者最常见的状态。从1996年踏进新疆经济报社那时起,奔波在路上便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19年间,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新闻题材,走过各种各样的路。路就是和新闻紧紧连在一起的,尤其当我开始成为一名交通口的记者后,逐渐从新疆道路上的行人转变成路的观察者、报道者,路就有了和以往不同的意义。

   刚做记者不久,我跟着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的同志坐汽车去阿克苏地区开现场会。当时,许多路段都在修路,车不是走坑坑洼洼的老路,就是走便道。我坐在车后排,不断被颠起来,头几乎撞到车顶,又被“扔”回去,“砸”在座椅上。走了两天,人就像一颗石头被甩来甩去整整两天,即使系上安全带也只是稍微好一点。

   这只是开始,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在南北疆各地跑,真切地感受着新疆各种各样的路。搓板路,车走上去剧烈而短促地颠簸,人在车里像“打摆子”一样哆嗦着;矿区路,最窄的地方刚刚够一辆车通过,车轮轧着砂石路的边缘,再往外就是几十米深的悬崖,坐在车里不敢往车窗外看;便道,路上的浮土有几十厘米厚,车冲进去,激起漫天尘土,车后就是一条滚滚“黄龙”,尘土扑在车窗上,像水一样流下来,即使车窗密闭性再好,土腥味也会呛得人直咳嗽;冬季的路,来往的车在路上碾出两条车辙,车辙两边是高高的积雪,车辙之间是高出车辙的“雪梁子”,行车就是“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半步;还有那些根本就不是路的路,比如沙漠里的路,小心翼翼地轧着以前的车辙走,稍不留意,车就陷在沙堆里。

   那时候,走在路上,颠在车里,总想着能走上好路,但究竟什么是好路也没个标准。1998年8月,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通车,是当时新疆最高等级的道路,也是新疆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大事。一家电台的报道让我记忆犹新:开车走在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上,时速到了100公里,仍很平稳,在车里喝水,杯子不磕牙。

   如今,因为道路的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在160多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大地上比比皆是。民丰县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以前是和田地区最偏远、最末端、最落后的县,沙漠公路的开通,让这里从和田地区的最末端变成最前沿,发展一日千里。在民丰县安迪尔乡有个叫亚瓦通古孜的村子,从前,这里处在沙漠腹地,根本没有路,交通工具只有骆驼和毛驴,骑毛驴、骑骆驼走一个星期才能到民丰县城,绝大多数村民一辈子都没到过民丰县城。后来沙漠公路从距离亚瓦通古孜村十几公里的地方穿过,但是仍没有路通到亚瓦通古孜村,这里依然贫困落后,直到20世纪末,村民们种地还没有用化肥、地膜。2008年,我再路过这里的时候,当地人骄傲地介绍,亚瓦通古孜村已经是“沙漠第一村”了——靠种植甜瓜等经济作物,村民人均收入达到7000多元。一条路改变了亚瓦通古孜村的命运。

   新疆道路的变化令人欣喜,尤其是近年来的变化更令人骄傲。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的近5年,是新疆交通运输投资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社会效益最好、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的时期。到2014年年底,新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位居西部第三、全国第十二位。而全疆公路总里程更是达到17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4圈还多。每到下半年,都是我们这些交通口记者最忙的时候,天山南北各条道路通车的消息不断传来,所有的记者都是“忙并快乐着”。

   新疆的道路还在延伸,我们还在路上。不同的是,现在在路上再不是旅途的劳累,而是感受路的快乐和自豪。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