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一带一路”愿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重点
2015-05-20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跨越古今中西的路,更是互通有无、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路。它的路线如何设计,将影响哪些国家?它的出现,又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向西向南:跨越山海的蓝图

        交通,一直是古今丝绸之路的命脉。古时中国,人们需要用驼队和人力在陆路上跋涉,或是乘船在大海上经历数月航行,才能与西方互通有无;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天的人们与外界交流已经比古代广泛且方便得多。

        比如,火车从中国重庆、成都、郑州、义乌等地出发,穿新疆、过中亚,两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德国、波兰和西班牙;而如果从黑龙江搭火车一路向西北,也同样可以在10天内跨越广阔的西伯利亚,到达俄罗斯中部;再算上从大连、青岛、连云港、宁波、厦门等地出发的轮船和飞机——山与海,早已不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障碍。

        也正是因此,互联互通尤其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过去的一年间,中国-俄罗斯同江铁路桥、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改造项目、瓜达尔港东湾快速路建设项目、中缅铁路、中国-老挝-泰国铁路、印尼港口及开发区等的建设,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

        这一切都是因为,今天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更加需要一个交流畅通的世界。而互联互通的基础,在于彼此的需要。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通路

        丝绸之路究竟是怎样的一条路?答案很简单,是一条互通有无、互利共赢的路。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比如哈萨克斯坦盛产棉花,中国的企业可以就地设厂,形成纺织服装产业链;意大利的小型农业机械和工具是优势,我们就可以进口。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中国可以提供优秀的机械和施工队伍;沿线国家的优势产业,同样与中国开展合作。这是全球性产业链延伸的需要,更是多方产业互补的需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如是说。

        贯穿亚非欧的“一带一路”,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覆盖沿线国家的外贸、外资流入,每年增速分别是13.9%和6.5%,高出全世界平均增速一截。据专家测算,在未来10年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而沿线的广大腹地国家,许多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左右,中国可以与他们共同发展进步。

        数据可以说明经贸关系的紧密程度:2014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进出口双边贸易值接近7万亿元,增长7%左右,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4;到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10%,占出口总额的28%,大幅领先于整体出口增速;进口额则达到915亿美元,占贸易总额的23.4%。

        文明互鉴:建设命运共同体现在,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积极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而中国的态度一直非常开放--如商务部国际司司长张少刚所言,只要沿线国家对中国的战略感兴趣,希望和中国进行有建设性的经贸合作,中国是非常愿意积极回应的。

        国家行政学院国际事务与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于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是中国在自身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之间寻得的一个平衡点。

        “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走出去’,再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中国的对外交往一直秉持着互联互通、经贸往来、民心相通的理念,践行着中国的‘义利观’。这种交往强调的是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强调‘文明互鉴’,采用的是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多种手段,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互利共赢。其中一直贯穿的理念,就是公平正义,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于军说。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