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养护 > 正文
鸭绿江大桥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2017-10-17 
   1 概述

    为了加强中朝两国间的交流,在辽宁丹东建造了鸭绿江大桥,该桥位于丹东新区的国门湾附近,连接丹东新开发区浪头镇国门湾和朝鲜新义洲南侧龙川。大桥设计为悬索式,路线全长20.4公里,宽33米,双向4车道。桥位附近鸭绿江水域宽约1.5km,最大水深约7~10m。

   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鸭绿江大桥工程横跨鸭绿江,鸭绿江大桥东岸为中国境内的丹东市浪头镇,西岸为朝鲜的新义州地区。(图1)。桥位区地貌为河谷平原地貌,地势略有起伏,两岸地面高程在2.98-6.98米之间。

    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素填土、粉质粘土、粉砂、卵石、粉砂质板岩、钙质板岩、砂岩等。

   3 场区隐伏断裂

    为了查明场区及附近的隐伏断裂构造,特别是鸭绿江等断裂是否在场地附近通过,了解场地地下深、浅部的情况,采用浅层人工地震法在江中和陆地上进行了探测。布置的测线见图2:

    鸭绿江内:顺桥轴线方向布置两条水域测线(Ⅰ―1为拟建桥线路、Ⅰ―2为备选桥线路);垂直桥轴线的顺水方向布置一条测线(Ⅳ);

    陆域:在鸭绿江西岸沿桥位线方向和垂直桥位线(沿鸭绿江边)各布置一条测线(Ⅱ、Ⅲ)。

    根据浅层人工地震的探测结果(图2),所有水域测线地震成果未发现明显断层异常,表明水域桥位区基本上无断层和破碎带通过。

   4 场地土动力参数

    本项工作共布设了10个测点,其中在中方大桥延伸方向钻孔ZK1与ZK2之间均匀布设5个测点,在朝方大桥延伸方向钻孔ZK4与ZK7之间均匀布设5个测点。各测点测试结果列于下表。

    根据测试结果,场地卓越周期在0.2226-0.3200s之间,场地平均卓越周期为:0.2657。

   5 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场地自然地形平坦,钻孔结果显示,场地内的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粉砂、卵石、板岩、砂岩等,钻探深度内没有可能震陷软土层存在,不会发生震陷;场地地形平坦,没有基岩出露,隐伏断裂勘测证实场地内没有活动断裂存在,故场址区内不会发生地震地表破裂、泥石流等地震地质灾害。

   6 结论

    (1)场地内地层沉积有序,层厚变化不大,土体性质呈现冲积特征,不同的钻孔剖面揭示地层的工程性质一致,属于同一个工程地质单元,不需要进行工程地质分区。

    (2)判定场区可能会发生轻微液化外,不会发生震陷、边坡失稳、地震地表破裂等地震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区域地质志[M].地质出版社,1985.

   [2]辽宁水文地质图集[M].辽宁省地质矿产局,1987.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JTGD30-2004).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JTJ D70-2004).

   [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JTJ064-98).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