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间,“虎门大桥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大桥仍在以肉眼可见的幅度轻微抖动,对大桥的检测也在继续,持续振动的原因尚无结论。多位参与事件调查的专家称,虎门大桥此次涡振振幅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影响悬索桥后续使用的结构安全。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对《新京报》表示,专家们未能对大桥持续振动原因达成共识。多位专家建议虎门大桥方面完善监测系统。那么涡振是什么?有可能转裂为具有破坏性的颤振吗?这次与美国塔科马海峡吊桥事件有何异同?
“虎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大跨径钢悬索桥,全长888米。自1997年6月竣工后,已经过23年风吹雨打,是连接广州南沙和东莞虎门的一条重要过江通道。从公开报道看,以前并未发生过类似事件。5月5日15时32分,“广州交警支队”发布消息称,对“虎门大桥”进行交通管制。随后,有媒体从“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了解到,“虎门大桥”发生异常抖动,大桥管理部门已经封闭大桥。
5月5日下午,“虎门大桥”悬索桥桥面发生明显振动,桥面振幅过大影响行车舒适性和交通安全,当晚再次发生异常抖动。“广东省地震局”布设在“虎门大桥”上的强震动监测系统完整记录到此次振动事件中大桥加速度值的变化情况。“强震动监测系统”观测数据显示,从5月5日13时开始,“虎门大桥”箱梁竖向加速度和位移监测数据出现较为显著的变化,达到日常振动幅值约2-6倍,竖向位移最大达到44.61厘米,至19时后抖动明显减小;从加速度功率谱的变化情况看,大桥箱梁结构主要自振频率在事件前后未发生明显改变,事件过程中振动能量主要集中于0.362赫兹(Hz)。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桥箱梁主体结构在此次振动事件中未受到明显影响。
5月5日晚,“虎门大桥大修办公室”副总工程师张鑫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经专家会讨论,涡振的主要原因为桥面检修时,沿护栏立柱摆放的水马堵塞护栏立柱透风孔,改变了桥梁的抗风外形,进而产生涡振。水马拆除后,加上当晚风速降低,涡振已明显减轻。
5月6日上午,“广东交通集团”也发布通报表示,经专家组判断,本次振动主因为沿桥跨边护栏连续设置水马,改变了钢箱梁的气动外形,在特定风环境条件下,产生桥梁涡振现象。
所谓涡振,就是在低频风速下风对结构物产生的振动。这次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桥面的风跟主桥的钢箱梁自振频率重合了,产生了共振现象,这就是涡振。大跨径悬索桥在较低风速下存在涡振现象,振动幅度较小不易察觉,仅在特殊条件下会产生较大振幅,不影响桥梁结构安全,会影响行车体验感、舒适性,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
桥梁结构专家葛耀君解释称,“虎门大桥”虽然看上去振动很大,但桥梁强度安全性役有问题。桥梁振动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车开上去也会有危险,所以要暂停车辆通行。解决办法就是,加了什么拿掉什么,短时间内或还会有抖动,因为能量还役耗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