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详解交通强国深圳试点五大任务
2020-09-25 来源:ITS智能交通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深圳乘着“新基建”的东风再出发。交通运输部希望通过 3-5 年时间,建成深圳城市交通大数据中心,完成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建设、信号灯 " 一张网 " 调控等项目,精准管控和精细服务能力大力提升。基于 5G、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圳,将推进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示范建设,在智慧交通方面,深圳已经初步展现着傲娇的经验与成果。

  经积极争取,深圳市于2019年成功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其后在交通运输部指导下认真完善工作方案,《交通强国建设深圳市试点实施方案》近期正式获批。深圳市将在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都市圈轨道交通和站城一体化发展、港口城市近距离内陆港体系建设、高度城市化地区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及自由流收费体系建设、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应用等方面开展试点。数字化转型正在释放出巨大的价值潜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一旦稳步深入,就会进入降本增效的良性飞轮。

  试点任务一: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

  深圳贯彻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十四五”发展相关规划的衔接,将深圳机场建设成为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重点来看五大任务:

  1、加强国际航线、航班时刻和国际航权配置。

  2、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四型(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建设,打造体验最佳的国际航空枢纽。

  3、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空港平台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机场运营管理模式。推动大湾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4、推进航空物流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快件集散中心。

  5、积极发展空公、空海、空铁等联运服务,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来看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深圳机场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深圳机场多航站体系形成,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深圳机场与全球创新型城市、欧美澳热点城市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国家节点城市连接的国际航线数量超过100条,机场国际旅客和国际货邮吞吐量占比分别达到20%和50%。体制机制改革和四型机场建设走在行业前列,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大型机场治理能力现代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服务水平和旅客体验位列全球同类机场前列。

  试点任务二:都市圈轨道交通和站城一体化发展

  深圳将创新都市圈轨道交通和枢纽建设、运营及投融资发展模式,率先形成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发展典范,支撑区域高效联动发展。

  2个重点:

  1、与周边城市协同开展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一体化规划,推进都市圈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向周边城市延伸。

  2、依托西丽、机场东枢纽建设,探索由地方主导的枢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模式。开展铁路枢纽用地立体分层设权、分层出让,推动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破解既有条块分割、衔接不畅等难题。

  来看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启动深大城际、穗莞深城际延伸段、深惠城际等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深圳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深圳14号线东延至惠州惠阳、深圳11号线北延至东莞长安、深圳22号线北延至东莞塘厦等跨市城市轨道项目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并启动建设。

  通过3—5年时间,深圳6号线支线与东莞1号线黄江至深莞边境段完成衔接及贯通运营。西丽枢纽和机场东枢纽建设完成,形成可操作、可复制推广的枢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一体化工作流程。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交通和站城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机制进一步优化,衔接水平全面提升,支撑区域高效联动发展。

  西丽枢纽站城一体示意图

  试点任务三:港口城市近距离内陆港体系建设

  深圳优化港口后方陆域布局,依托近距离内陆港体系建设实现“港口-城市-交通”协同发展。

  1、完善深圳港疏港基础设施网络,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推动平盐、平南疏港铁路改造,加快平湖南铁路货场建设,启动黎光内陆港前期工作。

  2、创新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疏港铁路运维和服务模式。发挥地方政府、港口物流企业、铁路运营企业等多元主体在疏港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主动性,优化运输组织流程。运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多式联运相关方信息,推动多式联运公共信息的互联共享。

  来看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深莞惠地区集装箱近距离内陆港体系运营模式研究、选址研究、疏港铁路规划方案研究,完成平盐铁路改造详规,完成平南铁路工可等前期研究并启动建设,完成平湖南铁路货场建设并投入运营。

  通过3—5年时间,平南铁路改造完成,平盐铁路改造工程动工。力争与东莞就黎光内陆港建设达成一致,用地得到落实,完成黎光内陆港和平湖南至黎光铁路支线的前期工作。形成包含近距离内陆港规划方法、建设方式、运营模式、监管机制等在内的一整套成体系的技术成果。完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实现海关、铁路、内陆港、综合保税区等环节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多式联运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率显著提升。

  试点任务四:建设高度城市化地区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及自由流收费体系

  深圳将推动高快速路立体复合改扩建,并利用自由流收费等交通新技术提升高快速路服务水平。

  包括深入研究以机荷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关键技术,打造集桥、隧、路为一体的高速公路网复合格局。探索形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复合利用的技术标准,提升高快速路建设管理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提升立体复合高速的运行效率、通行安全及服务体验水平。

  还将探索自由流收费技术,提升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开放式无站自由流收费系统,完善新模式下的联网收费清分结算工作制度,构建涵盖信息共享、联合稽查、征信管理、配套政策等内容的制度体系。

  来看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启动机荷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工程,依托工程形成《立体复合高速公路几何设计技术指南》《面向立体复合高速公路的基于BIM数字化智慧化建设研究报告》。初步建成基于BIM的智慧化建设管理平台。完成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设计等工作,形成《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模式方案》。

  通过3—5年时间,完成机荷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工程。在立体复合高速公路设计理念及技术标准、桥梁大规模工业化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主动交通管控模式、建管养运智慧化一体化管理上取得突破,形成高度城市化地区高快速路立体复合改扩建成套技术。建成主动交通管控系统、基于BIM的智慧化建设及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以ETC扣费、高清车牌识别辅助稽查的收费模式,建成开放式无站自由流收费测试系统,形成自由流新型收费示范。

  试点任务五: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应用

  深圳抓住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建立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新技术快速转化应用。重点包括五方面:

  1、加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推进基于5G、物联网等技术的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示范建设。

  2、推进综合交通大数据体系建设,提升覆盖海陆空铁全方式的一体化管控能力,实现全市信号灯“一张网”智慧化调控,推进智慧停车项目建设。

  3、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在深圳测试及试点应用,促进智能网联技术相关产业加速发展。

  4、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增强北斗的位置服务能力,为各类车辆提供更精细的监控管理服务。

  5、研究应用新技术实现经济杠杆调节道路使用,优化出行结构。

  来看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前海枢纽、深圳机场、妈湾港区、蛇口邮轮码头、深圳地铁等为代表的一批城市新型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运营水平明显提升。

  通过3—5年时间,建成深圳城市交通大数据中心,完成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建设、信号灯“一张网”调控等项目,精准管控和精细服务能力大力提升。出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应用试点相关政策及标准,建成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打造1—2条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线路。基本构建覆盖全深圳的北斗地基增强网络,推进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交通行业的深度应用。出台通过经济杠杆调节城市核心区小汽车使用相关政策,构建交通需求调控与绿色出行改善的良性互馈机制,力争试点片区高峰期公交机动化分担率不低于80%。

  未来,深圳将打造基础设施智慧化、客货运输共享化、治理模式现代化、出行服务品质化的未来交通新范式,实现人享其行、货优其流、畅通全球,建成国际影响力卓著的交通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和活力宜居城市,成为全球交通运输创新引领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