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深中通道多项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
2024-07-02 来源:科技日报 

  碧海之上,长空之下,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如钢铁巨龙蜿蜒在伶仃洋上。6月30日,这项国家重大工程迎来通车时刻,开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新格局。

  深中通道工程规模宏大、综合建设技术难度高,相继在离岸海中超大跨径悬索桥建设关键技术、宽阔海域大型海中锚碇快速筑岛技术、混凝土桥塔钢筋部品及智能筑塔施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行业空白。

  (受访单位供图)

  铸造超级工程“压舱石”

  “锚碇,就像大型秤砣一样深嵌海中,东西方向两个锚碇共同承受着大桥主缆以及钢桥面的拉力,我们采用地连墙施工突破大桥海底的中风化岩层,坐落在坚硬岩层上能够形成更稳定的结构。”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技术负责人肖文福介绍,深中大桥是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单个锚碇采用2个65米直径的“8”字形地连墙基础设计建造。

  为突破大桥海域的淤泥地质和高强岩层,形成稳定施工环境,最终选定“围堰筑岛+锚碇地连墙”方案,实现45天快速成岛,在海上建一个类似人工岛的圆形场地,变海上为陆地施工。

  同时,项目团队提出“锁扣钢管桩+工字型板桩+平行钢丝索”自平衡柔性围堰,解决了深中大桥全离岸海相淤泥区锚碇建设难题,开创宽阔海域建造大跨度悬索结构体系桥梁工程的先河。

  “海床下是10米厚的淤泥层,非常柔软,直接打桩就像在豆腐脑上插筷子,精度和稳定性难以控制。”肖文福说,团队先排出淤泥中的水固结淤泥层,在围堰中心点200米直径范围内对海床面2米深度的地层进行开挖清理,并抛填砂石垫层。

  (受访单位供图)

  随后,将6万个25米的塑料排水板深入淤泥,与砂石垫层共同形成完整排水通道。

  传统导向架施打钢管桩,要通过焊接把导向架固定在临时钢平台上,仅焊接就要六个小时,海上施工风险极大。为此,该项目团队采用锁扣式钢管桩,仅15分钟就将导向架夹紧在已施沉的钢管桩上,较传统方案效率提升一倍。

  2021年12月,大桥两个锚碇主体结构全部完工,为深中大桥后续建设提供坚实“压舱石”,为大桥主缆架设、钢箱梁吊装奠定了先决条件。

  接续创新啃下“硬骨头”

  中山大桥作为深中通道关键性工程之一,主跨580米,双向8车道。

  中铁大桥院集团高级专家杨光武介绍,每年夏季,是粤港澳大湾区热带气旋和台风活跃期。中山大桥超宽箱梁节段重量大、横向变形大,给整个“搭积木”过程带来一系列新挑战。考虑到上部结构施工安全,必须确保大桥在台风袭击前完成主桥合龙。为此,设计团队最终创新采用“超宽钢箱梁设计”“超宽钢箱梁架设”“斜拉索预张和主梁分阶段焊接”等技术,成功解决了主梁架设大变形、斜拉索张拉小空间的技术难题,保障中山大桥顺利合龙。

  深中通道海域箱梁架设运输线路长、穿越航道多,施工组织协调工作非常复杂,由中铁大桥局自主研发设计的“天一号”船舶承担运架任务。该船是大型海上运架一体船,自重1万吨,最大起重量3600吨,于2021年初进驻深中通道施工海域。

  工程建设中,“天一号”多次完成2000吨、3000吨箱梁的架设任务,首次架设3200吨“世界梁王”,创造了世界建桥历史新纪录。

  深中通道桥梁部分全长17.2公里,中交二公局承建S06合同段全长7.5公里,占比超60%。

  开工以来,该公司项目团队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技术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对重难点工序、“四新”技术的科技攻关,实现技术进步与项目管理的深度融合。

  在桥梁桩基施工平台搭设中,采用装配式钻孔平台模块化设计,实现随用随拼,拆装自如,极大减少材料损耗率;桥梁墩身施工中,运用钢筋部榀工艺,将钢筋安装高空作业的单节作业时长由2天压缩至0.5天……系列施工技术方案的大量创新与优化,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及质量,效果明显。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杜才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