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故地寻访四川石棉——大渡河上的“民心桥”
2010-09-29 来源:新华网
红军长征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而抢渡大渡河大概是其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

  1935年5月,中央红军约两万人来到今四川省石棉县境内的安顺场,准备渡过大渡河北上。此时红军四面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形势万分危急。当时河面宽300多米,水流湍急。红军夺取了一条木船,17勇士组成渡河奋勇队,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渡过大渡河,占领了北岸渡口。最后,共有8000多名战士渡过了大渡河,从而为后来“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做好了准备。

  70多年来,大渡河水依然日夜流淌,只是现在河两岸的居民再也无需摆渡过河了,因为河上有了许多小巧方便的“民心桥”。

  石棉县交通局副局长罗瑶对记者说,“民心桥”就是专门为方便大渡河两岸群众往来而建的钢结构人行吊桥。以前两岸往来主要靠摆渡和一些简易的藤桥或钢索木板桥,极不安全,曾发生多起死人事故。为解决两岸群众过河难的问题,从1998年开始,石棉县政府在大渡河及其支流上建了许多小型钢结构人行吊桥,群众把这些小桥称为“民心桥”。到现在为止,石棉县共有45座“民心桥”。

  石棉县草科藏族乡和平村退休教师孙贤久在谈到以往的出行之难时说,以前村里人要到乡供销社买点油盐、化肥什么的,都得翻山越岭,过13道用竹篾编的绳索搭起的甩甩桥,来回得花两天时间。有时遇到山洪或泥石流,桥被冲毁,搭不起桥,就只好等待河水退后再搭桥过河。所以,那时农户都要提前准备半年的生活必需物资。现在有了“民心桥”,村里也通了公路,村民生活方便多了。

  石棉县永和乡段河坝大渡河吊桥是45座“民心桥”中的一座。记者在吊桥旁看到,陆续有行人从桥上过,还有骑自行车和摩托车的。段河坝吊桥北岸是永和乡黑龙村。黑龙村村民吴思荣说,以前这里是靠渡船往来,渡船是那种只能坐五六个人的小木船,很不安全,出过很多事。而且一遇雨大水急,渡船就不能开了,这时村民想买点东西或者走亲访友就很不方便,必须翻山走十几公里的山路。政府组织修吊桥时,村民们自发地投工投劳。

  石棉县县委书记戴华强说,石棉县有6座可通汽车的大桥,但河岸线很长,群众出行仅有几座大桥是不够的。县政府不搞“面子工程”,不追求奢华,而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了这些经济实用的“民心桥”,使石棉县10万农村人口中的近半数都能从中受益。桥虽小,但意义不小。
上一篇:安徽三环桥
下一篇:河南泉河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