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裂缝的测量与记录
(1) 测量裂缝的位置、宽度、长度、绘制裂缝展开图。
(2) 由于结构内部连通的裂缝可能在混凝土构件表面分散分布,因此,需将主了裂缝附近的细微裂缝标出,防止遗漏。
2、裂缝表面处理
(1) 用钢丝刷将裂缝周围,尤其是注胶底座粘贴面周围的油污清除干净。
(2) 吹风机或酒精等有机溶剂将裂缝处的灰尘洗净、清除,并使其充分干燥。
3、标注注胶底座的位置
(1) 根据裂缝的宽度推算裂缝深度,确定注胶底座的位置。并用粉笔在裂缝表面做出标记。
(1) 胶底座的粘贴间距应根据裂缝宽度确定:当裂缝宽度大于0.15mm时,胶底座的粘贴间距为20cm;当裂缝宽度小于0.15mm时,胶底座的粘贴间距为25~30cm。
4、封闭裂缝
(1) 用缝封胶将注胶底座之间的裂缝完全封闭。
(2) 缝封胶的涂抹宽度应为2~3cm,厚度2mm为宜。
(3) 涂抹缝封胶至注胶底座处时,应用缝封胶对注胶底座周围进行环绕封闭。
(4) 粘贴表示注胶底座橡胶膨胀限度的纸条。
(5) 为确保固化,缝封胶应至少养护12小时以上。
5、粘结注胶底座
(1) 调和注胶底座粘结胶。该胶呈腻子状,按主剂与固化剂的配合比1:1进行调和,直至调和均匀为止。
(2) 在注胶底座下底面周围涂抹调和后的底座粘结胶,将注胶底座按标注位置顺缝粘贴在裂缝表面,并适当用力下压底座,使底部粘结胶部分溢出,包住注胶底座边缘。
6、培植灌缝用胶液
(1) 胶液采用进口无溶剂型改性环氧成品胶。
(2) 根据裂缝状况估算在可使用时间内可以用完的成品胶材料。
(3) 灌缝用成品胶的配合比按厂家要求进行调配。
7、注入灌缝材料
(1) 将灌缝材料混合均匀后,将入专用的手动或脚踏式压力泵内。
(2) 给压力泵套上专用的灌注嘴,通过推拉压力泵上的阀门逐渐加压进行灌注,直至弹性橡胶膜膨胀至限高纸条处。
(3) 当弹性橡胶膜内树脂不足时,表示应进行补充灌注,直至达到预估灌缝胶用量或橡胶膜内胶液不再减少。
(4) 补充注入的灌胶控制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低温施工时,该时间可适当缩短。超过此时间如橡胶球内胶液无继续渗入的趋势,则视为裂缝已灌注饱满。
8、养护
灌缝完毕后,应按照厂家规定时间进行养护,等待灌缝胶液固化。
9、结构表面清理
(1) 灌缝材料固化后,要进行表面清理,使混凝土构件表面平滑。
(2) 除注胶底座和缝封胶,残存的胶液可以用砂轮等工具进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