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淝河上的桥多,但单一的人行桥不多,木板桥面则更难以想象了。而在南淝河之上,却有这样一座桥,不在交通要道上,只能供人和自行车通过。它辗转七八十年,几经改建,相比于南淝河上绚丽的“彩虹”,它是那么朴素且亲切。
年代悠久的人行桥
合肥自古多桥。在南淝河之上,就有好几座。过去是石头的,后来是木质的,再后来变成了水泥钢筋的。每到夜晚时,霓虹闪烁,南淝河上亮“彩虹”,也成了这座城市中一道特别的风景。
初春的时候,气温陡增,环城马路上露出一些绿色,这里才是最合肥的景色。沿着环城马路走,一侧的逍遥津湖里船只流动,这是每每春天到来时,合肥人世代相传的传统踏青项目。继续走,在距离久留米艺术馆不远处,一座钢架桥出现在眼前。桥下的南淝河安静地流淌着,即使船只经过,也显得极为温和和平静。桥面只有四米来宽,上面浇注的水泥路面,从上面看下去,还能看到水泥桥面下木板间的点点缝隙。桥两侧的木头,有些已经朽烂。看上去,它颇有些年代了。
在桥头,没有写名字,也没有碑刻。路过的陌生人,很难知晓它的名字。而住在附近的人或者老合肥们都知道,这座桥名字叫做大窑湾桥,又叫做交通厅桥,交通厅原来便在此处办公。
它位于环城东路北端,可通往胜利路。它有些年代了,现在只供自行车、电动车通过以及人行走。走在上面,还有些晃晃悠悠的。
这座桥横跨在南淝河之上,风景正好。天气好的时候,很多人在桥头的石凳上坐着休息、聊天。桥下的南淝河岸边,也坐着一排执着的钓鱼人。
我问路边的老人,“这南淝河里还有鱼吗?”
老人家告诉我:“有的,只是少了。不像以前的南淝河,鱼儿都是极其多的。”
桥头的碉堡与抽水站
这位老人姓王,如今已经84岁高龄,就在大窑湾这里住了一辈子。
他并不是合肥原住民,1952年,随着合肥如火如荼地开展城市建设,大批人从全省各地来到合肥支援建设。王老先生便是当年那些年轻人中的一名。
他来到合肥的时候,当时的大窑湾桥还是一座木头桥,是日本人侵占合肥时为了通行而建造并且留下的。到了合肥解放时,桥体已经接近倒塌。老人家回忆当时桥的模样:“桥墩已经坏掉了,木头也断了。”
老人家指着对面的桥头,“那儿曾经是一座碉堡,不大,是日本人建造的。一直到解放后还在。旁边还有个抽水站,也是日本人建的,是为了从南淝河抽水供应铁路上的用水。”
因为这座桥在大窑湾,因此老百姓叫它大窑湾桥。而大窑湾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旧时这里有很多土窑,采用柴草烧制青灰色小砖小瓦。日本侵占合肥时,强行将这儿的土窑征为军用,并派兵日夜监督,日夜生产。日本人建碉堡所用的砖头大多便来自于大窑湾。
老人家来合肥的时候,抽水站也还在使用。“以前的南淝河,水是很干净的,那时候的合肥没有工厂,没有污染,大家都是吃南淝河水的。甚至大西门的人都来这里拉水,回去烧锅炉。就这儿,是一眼可以看到河底的。”
贝雷钢架结构
据《合肥市志》记载,合肥解放后,在1949年至1956年间,建设部门共改建了6座石台、木台钢梁木面桥,其中改威武门桥(今淮河路桥)为钢筋混凝土悬臂式T形梁桥;共填实6座古石拱桥,拆除观德桥、毛老爷桥、凤凰桥和眊龙桥。17座新建桥梁中,除大窑湾桥是贝雷式钢架木面桥,水厂桥(今屯溪路桥)是木台钢梁桥外,其余均为木架桥。贝雷架是形成一定单元的钢架,可以用它拼接组装成很多构件、设备。
关于此桥,毁了又建,建了又毁,一座桥的生命,可谓命运多舛。1953年,有关部门兴建一桥,桥下部为木桩填土桥台、双木排架、木桩中墩,上部为贝雷钢架、纵横木梁、木面板。当初的设计是荷载汽车8吨。但此桥在1954年夏天时被洪水冲毁。1955年,在原桥位复建,后来在1980年汛期前被拆除,1981年在原址重建了一座人行桥。人行桥下部为重力式桥台,有2个钢筋混凝土灌注桥墩;上部为贝雷钢架,工字钢、槽钢纵横梁,木面板。
所以,现在站在桥上,即使脚下浇注的是水泥桥面,但依然能看见下面的木板。走上去晃悠悠的,倒是别有一番区别于钢筋水泥大桥的感觉。而且不走汽车,桥边安静了许多。
因为桥两边的钢架是空的,没遮没挡的,所以一不小心便容易掉了东西。也正因此,给很多人都留下了很深刻的生活记忆。听一位媒体同行说,他在那儿拍摄时,周围的老百姓对这座桥“意见”可多了,比如遛狗时,狗狗不小心从一旁掉下去了等等。当我走到这座桥中间时,听见一位爸爸正在大声喊女儿:快把帽子戴好,别让风给你吹下去了。
在风和日丽的午后,看着桥上的来来往往,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