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九江新长江大桥科技创新造就多项新纪录
2012-09-24 来源:江西日报
江西日报讯 近日,记者来到九江新长江大桥建设现场,但见几十米高的双塔耸立江面,长长的引桥凌空而起一座雄伟的世界级桥梁雏形展现在人们面前。2009年9月,九江新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该桥是江西省筹资建设的第一座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跨长江高速公路桥梁,主跨跨径818米,居世界同类桥梁第六,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为建设好这座世界级跨江大桥,该项目向世界难度挑战,依靠科技,大胆创新,突破了长江大堤建设桥塔等一项项技术难题,创造了不对称斜拉桥跨径世界第一、钢箱梁双悬臂拼装长度国内第一、万里长江大堤建设桥塔国内首次、主桥整体式超宽PC箱梁宽度国内第一等多项世界或国内纪录。截至目前,该项目共立项科研课题18个,所有科研成果全部应用于大桥建设。

  长江大堤施工国内首次

  2010年5月22日12时,九江新长江大桥南塔主墩21-1号桩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该项目控制性工程南主塔28根桩长88米的大直径超深钻孔灌注桩基础群工程全面完成。

  九江新长江大桥南塔桥墩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墩”之称。因为在整个长江上,它是建在长江大堤上的唯一一个桥墩。由于大堤紧挨主航道,该桥不得不将桩基设计在长江永安大堤上。但基础中心线距大堤顶外肩仅32米,是历来桥梁施工的“禁区”;且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着岸坡失稳、岩溶等多种不良地质现象,加上钻探资料不全,为钻孔施工带来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一旦施工不当,将严重影响长江大堤的安全。

  自开工以来,主塔桩基临堤施工就成为大桥施工的“难中之难”,其稳定和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在国内没有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项目建设者大胆突破,迎难而上,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改善施工工艺,严格施工管理,克服了作业面小、工期紧等诸多困难,解决了砂层厚、入岩深等地质难题。2010年,在长江主汛期来临前,南塔桩基施工任务顺利完成,确保了永安大堤安全度汛。与此同时,永安大堤的防渗和加固工程也同步完成,堤身迎水面抛掷了3.9万立方米片石和3.3万个四面六边透水棱块,堤身、堤基进行防渗处理,为长江大堤披上了厚厚的“铠甲”。到目前为止,永安大堤已成功经受住了3次洪水考验。

  超宽混凝土箱梁施工国内首次

  今年8月22日,随着最后一罐砼的灌注完毕,九江新长江大桥主桥边跨混凝土箱梁顺利实现合龙。

  九江新长江大桥主桥结构为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其主桥混凝土梁宽38.9米,是国内最宽的三箱室闭合型箱梁。超宽的幅度,加上结构形式为国内首创,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为确保施工质量,参建各方高度重视,多次邀请国内设计及施工专家,从支架定型、模板设计到箱梁浇筑工艺等方面进行工艺评审和方案论证,不断优化、完善方案。在工艺、技术上,通过混凝土配比改进、模板拼装改良、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试验等,创新出一套施工工法。为解决斜底板角度过小、下料困难问题,采用了抽插式模板;为改善箱梁纵向预应力储备不够问题,增加了块段临时预应力……这些工艺的创新使主桥箱梁混凝土在外观质量、裂缝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761吨双壁整体式钢吊箱设计施工国内首次

  “1761吨双壁整体式钢吊箱设计与施工技术”是九江新长江大桥完成的第一个科研课题。重达1761吨的钢吊箱,超大超重,如果按常规技术,在施工现场一节节地拼装,不仅工期长,而且会对航道带来严重影响。

  该项目依托科技,在国内首次采取新的施工工艺。钢吊箱在船厂整体加工好后,经过167公里、12小时的长距离水上运输,运到施工现场吊装。为实现一次性吊装到位,在国内外特大型桥梁承台钢吊箱施工中,首次采用三船抬吊同步吊装施工工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介绍,这一研究成果,是国内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一次大胆创新,成功解决了地质、水文、航道复杂条件下超重吊箱下水、长距离运输与吊装下沉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国内最大规模的超大整体钢吊箱工厂化制作、气囊法整体下水、长距离浮运及高精度安装的工艺创新。前不久,该课题获得2011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