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潇水河上守桥人
2013-02-06 来源:温州日报
70年前,红军抢渡潇水,攻占道县县城,把握了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的生命线,也是在这里拉开了湘江大战的序幕。寻着历史的记忆,冒着大雨,我们于昨天清晨来到道县县城老街红军渡渡口。

  蒙蒙烟雨中,一座130米长、近4米宽的古浮桥静静躺在潇水怀中轻轻摇曳,不时有两岸的村民手提肩挑,往来于浮桥。在水南桥头,还搭建着一座简陋木屋,据介绍,这座木屋是红军渡的守桥人杨跃进的住处,他已经在河上住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杨跃进是典型的湘南人,圆头大脸淳朴敦厚,今年44岁。他不善言谈,但从他零零星星的话语中,记者了解到,1934年11月18日晚,红军长征挺进至道县水南街,潇水河畔,在水南老百姓的帮助下,在潇水河上重新架起被国民党拆掉的浮桥,确保红军主力渡过潇水河,抢占县城。叫了几百年的水南浮桥,自红军过渡后,逐渐被老百姓呼之为红军渡。

  “你怎么想起要来守桥的?”记者问。“红军走后,这座桥仍然是水南至水北的唯一通道,我是水南人,从小在潇水河里玩到大,来来往往这条桥,每个水南人对这条桥都有感情,护桥这是一种职责。”杨跃进说。

  就因为这种朴素的感情,2002年,杨跃进向县交通局提出守护这座桥的申请,并拿出了近9万元的积蓄,重新把红军渡整修了一番。自此他便不管妻子的反对,住到了桥上,钉钉坏了的木板,为来往的船只打开浮桥引渡,大水来了,把浮桥牵到安全的岸边。为保证家人有口饭吃,县里批准他向除水南村外的来往过路人收取每人2毛钱的过渡费。他说这样一天能收个30来元,除去修补浮桥费用,所剩已不多。为了获得妻子理解,杨跃进就一边守桥一边在潇水上捕鱼,贴补家用,最多一天还能捕到百来斤的鱼。

  由于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潇水上架起了潇水一桥,因此来往浮桥的人已远不如当年,但水南村人仍喜欢过浮桥进县城。

  站在浮桥,眺望远方,在浮桥的上游百米处正有一座水泥桥在建设中。杨跃进告诉记者这是潇水二桥,今年10月就要通车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