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客车业谋新局
2015-04-02
“一带一路”战略已经开始落地实施,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而这一战略对于中国客车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机遇。
“一带一路”向外是核心
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客车业一直是其海外市场成长的典范所在。
分析往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客车业在海外市场上的优异表现,尤其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客车业的海外成长不但未因国际金融形势冲击而大幅萧条,反而在国内利好政策退市、内需不足、行业不景气的压力下,实现海外市场稳中有升,且在出口种类、单车出口额等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同样在这个时期,我国客车企业应时崛起,自2011年之后实现客车销量的反超。宇通客车更是连续4年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全球单厂销售量最大的客车企业。
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客车业的主旋律,而海外市场的发展也成为各大客车企业的重要战略规划。在早期以市场换技术、以实践求生存的成长激励下,我国客车业迅速拉近了与世界一流技术水平间的差距。与此同时,一批有长远眼光的企业,通过在海外市场的市场扶持、品牌输出和服务跟进,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形象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在中东、亚洲、非洲、南美洲等一些没有独立客车工业的市场区域,将我国客车的性价比优势进一步扩大,成为这些区域重要的市场力量。
合作共融创新是关键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国客车出口有望迈上新的台阶。2014年,多个车企将开发、拓展海外市场作为年度重要方向,深耕非洲、南美地区。而今年,沿“一带一路”布局成为客车企业海外市场的发展定位。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
据记者了解,我国客车企业此前已对欧、亚、非地区进行了海外市场开拓。2012年,宇通客车样车驶进以色列,成为继荣威、长城后第三个打入以色列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大金龙连续多年参加欧洲车展并深入当地市场;2014年,中通校车出口沙特。这一系列成绩都为中国客车企业进一步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打好了基矗
但是,要想更好更快地参与到世界产业经济的融合,中国客车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态度上的重视,更需要在参与的手段上充分创新,积极实践,对海外市场进行全方位输出和市场再构建。我国客车业近10年海外出口的经典案例是由宇通创造的“古巴模式”开始的,更值得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形势下推广。
从2005年第一批客车出口古巴至今,宇通在当地的市场保有量已接近4500辆,占据其进口客车量的90%以上,成为当地客车市场名副其实的核心品牌。这背后的原因,是宇通一批批优秀的技术人员赴古巴并与客户对产品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在当地建立的大型配件中心和有力的售后服务网络以及保证客户运营价值的口碑。
“中国创造”走向全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4年,客车共出口8.39万辆,同比增长28.05%,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8.55个百分点,出口量占当年销量比重的14.69%,比上年高出2.76个百分点,出口国家从2013年的144个增长至155个,至此,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国。
而在这个阶段,我国客车企业正努力加大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从技术发展来看,一系列包括ABS、ASR、ECP、CAN、全承载等客车先进技术正广泛被推广并逐渐成为标配,我国客车技术水平持续提高,而包括新能源、车联网甚至工业4.0的制造理念也越发受到了客车领军企业的重视,再加上一些进口零部件的中国式本土落地和消化,使得我国客车的应用技术水平获得了长足进步,已基本符合国际大多数用户的产品使用需求。
从规模优势来看,以“一通三龙”(宇通、苏州金龙、大金龙和厦门金旅)为代表的中国客车业市场集中度和企业规模正进一步提升,并在市场整合之手的规范下,为我国客车业未来实质性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储备了动力。
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一带一路”下的中国客车业正走向全球拓展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