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轨道系统即将推向全国凭的啥
2015-06-15
制造, 不如智造
对一些行业来说,引进、模仿、代工不失为创富模式的一种。然而对于在制造业里历练多年最终发展壮大的企业来说,大多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成都多家制造企业发现,创新驱动成为现代制造业在新常态下的新动力—一项叫得响的自主研发技术、一个可以走向国际市场的自主品牌,让更多人对“成都造”、“中国造”赞不绝口,不少企业也因此而获得核心竞争力。
“不可否认,中国的制造业起步比较晚。但这几年起色很大,在有些领域,我们不输给德国、美国等,部分甚至更好。”在采访中,一位机械制造企业高管如此看待今天的“成都造”。
今天,成都商报将以“创新驱动”为关键词,问计成都制造业的发展之道。
这些也是“成都造”
S60 Intion
近日,成都海关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出口模式受理了中嘉汽车申报的3票出口报关单,出口S60 Intion整车22辆,搭乘海船出口到美国东西海岸整车口岸。据悉,今年5月由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生产的豪华轿车S60 Intion正式下线出口美国市场,标志着中国制造的豪华车成功进入美国市常这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尚属首次。
北斗卫星手表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时间同步系统参与了我国历次卫星发射、“神舟号”、“嫦娥奔月”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在时间频率领域拥有亚洲最完整产业链,技术积累无人能及。其制造的北斗卫星手表误差只在0.1秒内,通过了总参谋部测绘局导航局的鉴定,被授予“军用标准时间”的唯一称号,是中国认证的唯一“军表”,被业内誉为最准的“中国时间”。
银杏内酯注射液
2012年,银杏内酯正式在国内上市,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批准上市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也是国际第一个有效成分达到95%以上、结构清晰的银杏叶类注射剂。
问计企业
新筑路桥
“成都造”轨道系统媲美德国
“自主研发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国外有做成案例,我们就一定要做成。”从生产零配件起家,成为国内知名上市企业,与国内外巨头形成战略合作,成立15年来,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筑路桥”)成绩颇丰,但并未停止创新。
十年磨一剑 瞄准有轨电车
去年6月,成都市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新津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R1线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专家组评审,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这是中国西部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项目建设方正是新筑路桥。
“进入有轨电车产业,是公司积累多年的提档升级。”公司总裁助理吕强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于2001年,最初是生产交通、路桥相关零配件,2010年上市。在国内同行业中,公司最早采用国际标准,参与了12项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拥有260项专利技术。公司的传统产品在三百多条高速公路和几乎所有高铁项目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远销五十多个国家。
“相较于公交,有轨电车运载能力更强,对环境污染更校”上市之后,公司瞄准现代有轨电车产业,在吕强看来,这也是未来地面公共交通的重要方向。公司在天府新区新津分区规划建设2200余亩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集现代有轨电车、地铁、城际车、养护装备制造、维护以及有轨电车驾驶员培训、焊接培训为一体的西部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
不断延伸产业链,才能提升价值链。吕强介绍,相较于传统有轨电车,现代有轨电车结合多种路权形式、车辆模块化设计,运能更大,速度更快,环保美观。不过,由于中国有轨电车技术起步较晚,缺乏自主创新,不少技术只能从德国、英国等引进,成本非常高。
试验上百次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核心技术包括三大部分:车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轨道系统。目前新筑路桥已系统掌握了这三大技术。其中,车辆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通过引进中国北车和西门子技术,轨道系统则采用自主研发,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水平。
让吕强尤为感慨的,正是自主研发的轨道系统。这是一种嵌入式无扣件整体道床系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有德国在进行应用推广。所谓嵌入式轨道,由工厂生产出的水泥模板预制件上附有一段将近200米长的嵌入式轨道,轨道直接由机器装入了预制件,现场便可完成铺设组装,这种技术利用高分子材料,将钢轨和轨枕形成一个整体,既结实耐用,又防震降噪。
“买专利太贵,我们只有自己研发。”2013年初,公司联合北京城建院、西南交大等科研单位,组合了一个30多人的研发团队。项目一开始,吕强就体会到自主研发不容易。技术需要的高分子材料,就像是一味中药,需要在10多种高分子材料中筛选出合适的“原材料”,然后按照不同的比例,“调制”出一个合适的“配方”。烟台、重庆、成都,材料生产商在不同城市,研发人员就一家一家跑,最终确定出8家。最终“配方”既要锁定钢轨,又要经得起车运行,需要无数次试验,每一次由研究人员先给出“配方”,然后试验人员试验,把数据结果返给研究人员,再修正模型,重新导入数据,调整配方。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枯燥。试验周期长,一次一次失败,总共试验了上百次。”2013年8月,初步配方成功;2014年初,项目开始另一个枯燥的试验—“300万次疲劳试验”测试寿命;2014年6月,项目获得省科技厅技术成果鉴定,“研发团队的喜悦已经被漫长的试验时间稀释,只在获得成果鉴定的晚上喝了一顿酒。”
申报标准 将与欧美较高下
上个月,轨道系统获得省经信委产品鉴定,目前正在进行标准申报和量产,将在成都先行试验,很快将推向全国市场,与欧美产品一较高下。
轨道系统结合车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完整的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核心技术将在成都应用。以往电车仅靠触网供电,现在供电方式实现了多样化,包括电磁感应式供电、储能式供电以及其他新能源供电等等。“成都造的有轨电车采用目前国内最顶尖的技术,上下方式触电均可,在市中心不会有天线。”
不过自主研发还在继续。公司与西南交大、成都铁路局共建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设立院士创新工作站,筹建了博士后工作站;并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设立分公司,专门负责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目前正加紧筹建面对中西部地区的焊接技术培训基地和有轨电车驾驶员培训基地;推动建立中国轨道车辆检测认证机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1
自主研发
这是一种嵌入式无扣件整体道床系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有德国在进行应用推广。所谓嵌入式轨道,由工厂生产出的水泥模板预制件上附有一段将近200米长的嵌入式轨道,轨道直接由机器装入了预制件,现场便可完成铺设组装,这种技术利用高分子材料,将钢轨和轨枕形成一个整体,既结实耐用,又防震降噪。
问计企业
地奥集团
大量利润用来创新
如何才能做好自主创新?成都地奥集团(以下简称“地奥集团”)或许可以给一个标准答案:解决好人才、环境和创新战略三大问题。地奥集团是成都最老牌最知名的企业之一,旗下地奥心血康胶囊是我国首个获准欧盟注册上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性药品。
26年前,地奥集团董事长、总裁李伯刚一心想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一种以甾体皂苷特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转化为产品。然而,只有一家企业愿意出20万元的成果转让费。李伯刚贷了50万元的款,决定亲手转化这项成果。
谈起地奥集团的发展,集团执行副总裁、药物研究所所长姬建新认为,这得益于李伯刚倡导的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的战略远见。
“应用性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商品才有价值。”从一开始,地奥团队就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率先创造了将树脂法和溶剂法结合的天然药物提取新工艺,攻克了甾体皂苷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的世界难题,使地奥心血康胶囊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科技创新不是一句空话,需要靠人才团队、平台环境和科研经费去支撑。” 在新药开发上,地奥同样面临发达国家遭遇的困境:从10万个化合物中只有可能筛选到一个最终能成为上市药品的化合物,而且周期长,风险大,投入多,成功率极低。
“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创新,只是想研发制造出既有疗效又安全的产品,和更加有利于治疗的药物。”据姬建新介绍,早在1997年,地奥就率先投入巨资建立了国内药企中第一个现代化的药物筛选中心,先后投资1.2亿元建设了2.5万平方米的科研大楼,花费7000余万元从国外购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设备,建成了10多个国内一流的研究室、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申请发明专利170余项,同时还建立了筛选样品库,该库已拥有数万多个样品,大大提高了地奥在新药研发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最发愁的是科研经费,地奥集团每年都将大量利润投入研发,不断创新技术、推陈出新。
关键2
配套延伸
不断延伸产业链,才能提升价值链。新筑路桥公司在天府新区新津分区规划建设2200余亩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集现代有轨电车、地铁、城际车、养护装备制造、维护以及有轨电车驾驶员培训、焊接培训为一体的西部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
问计专家
创新要注重企业制度建设
北京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王齐国则表示,经济发展需要创新驱动,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企业创新而言,要注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他看来,创新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改变固有形态、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创新是需要决心的,这不仅体现在机制上,还体现在企业经营思维方式、发展战略和企业制度等方面。过去企业粗放式、经验化的发展方式和思路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此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则从更宏观的层面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必然性,他表示,四川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新时期,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形成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极突破、夯实底部基础,构筑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新格局的动力既有内外部的压力,也有良好基础的条件。
问计部门
“成都制造”转向“成都智造”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成都将深入实施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推进成都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元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为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发挥好经济支撑作用。
市经信委表示,今年将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在各行业的品牌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支持40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开展能力建设,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0家;围绕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和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推进重点技术创新项目200个,支持研发成果产业化项目、重点创新型产品100个,促进技术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宣传和培训,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实现500家以上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技术、服务、资金等技术创新要素保障,推动全市各类技术创新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共享,引导风险投资向创新型企业投入,聚焦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资源整合,推进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