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秦直道道路走向与文化影响
2015-06-29 
        徐君峰

        秦直道是秦始皇修筑的快速军事通道,在汉匈对峙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最终迫使匈奴西遁,走进了欧洲草原。他们还没有喘过气来,就遭遇到了向东推进的日耳曼人。匈人凭借着草原的地利,打败了日耳曼人并使其颠覆了罗马帝国,以至于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由于司马迁只记载了秦直道南北的起讫点,所以给后世留下了千古未解的悬念。1975年,史念海教授第一次绘出了秦直道的具体路线图。十年后画家靳之林提出了不同的路线,从而产生了所经之地相异的问题。徐君峰博士对秦直道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经过10余次实地考察,从历史地理学专业的角度,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见解,不仅为秦直道研究搭建了新平台,而且从世界视野的新高度,对重新认识秦直道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现将徐君峰博士所著的《秦直道走向与文化影响》一书摘录刊发,以飨读者。

        奋进的秦人曾创造出三项让世人惊叹的伟大遗产—秦万里长城、秦兵马俑、秦直道。秦万里长城据说是从月球能看到地球上的唯一人工建筑;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前两项都成为显学而名扬天下,只有秦直道仍藏在深阁人未识,静静地蟠伏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之上,在野风中絮絮诉说着昔日的荣光。

        秦直道是秦始皇挟统一天下的威势,命将军蒙恬率三十万虎狼之师,修筑的一条长达九百公里的快速军事通道—南起陕西省淳化县的甘泉山,循子午岭山脊北上,经过鄂尔多斯草原,到达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附近。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战备路,其修建的目的,就是为了抗击北部草原游牧民族匈奴的南下侵略。匈奴的最初发祥地位于中国北部的阴山和河套地区,早期历史记载不详。根据考古发掘,公元前三世纪,匈奴物质文化已进入铁器时代,社会内部分化日益加剧,形成了氏族贵族和世袭权利,一个符合草原特点的游牧民族国家政权便建立起来了。公元前312年,逐渐强大起来的匈奴开始“驱驰于楼烦(今山西省朔州市)之下”,充分发挥骑兵机动、灵活的优势,在无法预知的时间和地点发动奇袭,抢掠人畜财产,对中原农耕民族造成威胁,活动踪迹达到战国七雄中秦、赵、燕三国的边境。面对游牧民族的铁骑践踏,处于劣势的秦、赵、燕三国为了避免内外作战而集中力量逐鹿中原,都采用了消极防御的策略,一方面向边关用兵去防胡,一方面修筑长城以拒胡,用修长城的方法来抵御匈奴的进攻。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原内战终止,唯一的外患为匈奴。秦不能不认真对待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公元前251年,秦始皇视察北部边境,总结出百年来消极防御所造成的被动挨打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对匈奴作战的新方针:一方面主动出击,挟统一天下的威势,修建秦直道,把京城守卫与边境防御结合起来,形成南北军事大动脉,一有战事,让大军能从咸阳快速抵达边塞进行反击;一方面沿袭老办法修筑长城防御,将原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重新修缮,并东西扩展,形成西起甘肃省岷县,沿黄河北至河套,傍阴山,东至清川江入海处的万里防御线。同时,这也是受自然和人文双重影响而出现的一条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

        秦直道的修筑弥补了长城功能的不足,使长城和秦直道融为一体,构成了一道完善的军事战略防线。秦直道与长城的修建从设计上体现出来的不是扩张意识,而是凭借秦直道和长城所产生的震慑作用,使游牧民族打消入侵的意图,从而消弥战争。在当时的背景下,修秦直道反击敌人以战止战这种大智慧、大战略,也只有秦始皇这种经历过无数次战争的大统帅才能策划出来。

        秦直道的开通大大加快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相互交流,更重要的是,使中华文明汲娶融合了来自北部草原文明的元素,为中华民族大融合打下了重要基础,使中华文明更具包容性,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由于司马迁只记载了秦直道南北的起讫点,并未说出具体的途经之地,给后世留下了千古未解的悬念。1975年,为了完成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将军交办的编写兵要地理志的任务,中国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史念海教授,在浩瀚的史海中,对有关秦直道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梳理。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后,史念海教授以花甲之年走出书斋,在军区参谋和几位专家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一个多月,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进行勾勒,寻找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秦直道。在文献考证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基础上,史念海教授有史以来第一次绘出了“秦直道”具体路线图:以陕西省淳化县梁武帝村林光宫遗址为起点,上子午岭循主脉北行,经陕西省旬邑县石门关、黄陵县艾蒿店,陕、甘两省交界处的五里墩,至黄陵县兴隆关后,沿子午岭主脉西侧的甘肃省华池县东,再过陕、甘两省交界的打扮梁,到达陕西省吴起县营崾岘,与子午岭主脉上的秦长城重合二十公里,经吴起县郝林沟南梁,再至甘肃省华池县铁角城,又直北经陕西省定边县,再往东北行,进入鄂尔多斯草原,过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北,经东胜市西南,在昭君坟附近过黄河,到达包头市西南秦九原郡治所。史念海复原的路线图,首开秦直道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先河,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主流看法,为后续研究者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矗以后,陆续有人关注秦直道,撰写文章或实地考察。这其中绝大部分考察者都不是历史地理学专业的人士,可能因为考察目的和重点不一样,研究范围仅局限于自己所感兴趣的那部分线路上;再加上两千年来的地貌已面目全非,古道的遗迹难辨。所以,至今没有见到像史念海教授那样全面系统的专业性论述。

        一部汉匈关系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史。在经历的西汉王朝、新莽政权、东汉王朝三个朝代中,秦直道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军事作用,只是随着匈奴西迁,国都东移等地缘格局的变化,功能有所调整而已。

        秦直道的修建导致了匈奴西迁,这并非是秦始皇修建时的本意,但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秦直道作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战备路确实在迫使匈奴西迁上发挥了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而秦直道与匈奴西迁给学者们开辟了在世界视野下重新审视匈奴史、中国史、欧洲史的新的探索求知领域。秦直道最终导致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变化,这是最初的始作俑者秦始皇做梦也想象不到的。正因为如此,从世界视野这一新的高度重新认识秦直道才具有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来源:西安晚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