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多年的环城路,终于连上了
2015-07-01
没有剪彩仪式,几位施工人员搬开拦在隧道两头的隔离设施。就这样,昨天中午12点,大黄山隧道正式开通。这意味着已投入使用多年的金华环城路,昨天终于全线正式贯通。
隧道开通后
从环城南路到环城西路不到两分钟
一环线贯通工程北起李渔路,东至婺州街,与八达路、金帆街相交,全程1489米,穿越茶花文化园水域部分采用箱形隧道,就是大黄山隧道,全长713米,是市区第一条隧道。
钱江晚报记者从婺州街入口往隧道行驶,隧道内外都是双向六车道,两边没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开通前有几辆电动自行车在里面穿行。
从婺州街和环城南路路口出发,记者以低于60码的速度行驶,1分钟50秒后就到了李渔路和环城西路交叉口。
而在隧道开通前,从婺州街和环城南路路口出发,需要经过婺州街、李渔路,拐一个直角才能到达环城西路,总路程近2.5公里,加上中途等红绿灯的时间,这条路上花费的时间至少在5分钟以上。
记者注意到,隧道口设置了遮光棚,进隧道时,遮光棚区域可以稍微缓解“黑洞效应”,虽然进入隧道一瞬间光线变暗,但隧道内照明挺给力,光线变化影响不明显。
出隧道时,遮光棚区域比进隧道一侧更长,所以几乎没有感受到“白洞效应”。
隧道仅供机动车通行
上方将建绿道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
开通当天,有不少电动自行车驶入隧道,甚至有行人进去乘凉,但实际上隧道内仅供机动车通行,行人和非机动车,需从婺州街和李渔路绕行。
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工作人员吴鹏程介绍,这是因为漫塘的底部呈圆弧状,大黄山隧道又依漫塘底部形状而建,大致呈V字形,有近4%斜率的上下坡。对于制动性差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来说,斜坡的下行惯性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经过研究最终决定仅供机动车通行。
钱江晚报记者在隧道内行驶时也感觉到,隧道内有一个转弯,且有一定坡度,所以在开车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60码的限速行驶,以免发生事故。
隧道两头的标志牌上,设置了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的标志。在隧道开通之初,交警会在隧道两头安排人员执勤,避免行人和非机动车误入。
目前隧道还在验收移交过程中,部分反光标识、车道灯等设施还未完全安装到位,开车时要注意安全。
另外,据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规划,隧道上部会设置一条绿道,穿茶花文化园而过,成为市区慢行系统的一部分,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
专家说法
为什么没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像这样的隧道很多城市都有,不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是正常现象。”浙江师范大学地环学院城市规划系教师龚迪嘉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约束较多,而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随意性大,在隧道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有坡度,有弯道,视线条件相对不佳,不适合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
但他觉得要解决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问题并不难,就是在隧道上方的茶花文化园修建一条慢行通道(绿道),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而且这个通道的建设一定要抓紧。“现在为什么有行人和非机动车道会进入隧道?因为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安全、便捷、舒适的通道。”龚迪嘉说,如果隧道和慢行通道同步启用,行人和非机动车自然会选择专用且舒适的通道走。
龚迪嘉说,规范市民出行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管理成本不可忽视,所以目前要赶紧把城市绿道修起来,给行人和非机动车建立一个安全的通道,市民自然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在建成前则必须在路口设置行人和非机动车引导标志,市民也需要确立安全第一的出行理念。”
本报通讯员吕颀本报记者叶梦婷/文特约记者葛跃进/摄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