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五千斤大米变身一座桥
2015-07-06 
        本报记者马丙宇通讯员邢丽凤

        从辉县市区到张村乡平岭村,必须经过一座石桥。石桥不长,65米。在桥旁的石碑上,赫然写着“五千斤大米桥”六个隽永苍劲的大字,字是新闻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穆青所题。

        五千斤大米桥,这个名字听起来着实有些古怪,可在它的背后,却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平岭村一带干果鲜品较多,当年因交通不便,难以运出,卖不了钱。老书记郑永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咱们得想个办法,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啊1他把老干部们召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打通一条“致富通道”,将山里的干鲜果品运出大山。

        几番考察之后,1996年底,老书记郑永和带领着老干部服务队,决定在平岭村的荒山野岭上修建长1630米宽7米的山间公路。当路修到桃花掌村时,需要架起一座长65米、宽7米、高18.5米的桥。修桥不比修路,需要水泥、河沙、石子、条石……样样都要拿钱去买,可对于地处深山还没有脱贫的平岭村来说,最缺的就是钱。这可怎么办呢?老书记也犯了难。

        1997年底,时任新乡市交通局局长的韩世合,听说辉县市有个“老头儿”队,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扎根山区,为群众修桥筑路时,十分感动,带着技术人员,赶到平五公路实地察看。看着蜿蜒却平坦的山间公路,韩世合激动地说:“我们是管路的,几十年没有做到的事,你们一批退下来的老干部却做到了,谢谢你们!春节快到了,给大家带了5000斤大米,鼓励一下吧1

        大米送来了,该如何处理?郑永和他们出了一个点子:“咱们这些老干部每月都有国家给发的工资,这点米对每个人来说算不了什么。我建议,把这些米奖励给平岭村正在修桥的农民。群众每得到一斤大米,就凿造出一尺见方的架桥石砖15000斤大米很快就分到了农民家里。

        这座石桥是平岭村通往县城的一个重点工程。按照国家工程定额标准测算,需要费用80万元。5000斤大米无疑是远远不够的。在老干部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社会各界纷纷解囊相助。

        在老干部服务队和平岭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桥于1997年3月14日正式动工,1998年12月20日竣工。大桥预算86万元,实际投资34万元,投工7500余个,动用料石3900立方米,片石4800立方米。

        桥修好了,得有个名字,因其位于桃花掌自然村,大家伙很自然地都叫它“桃花掌”桥。当新华社原社长、老干部服务队队员穆青回队参加活动时,听了5000斤大米的故事后备受感动;又听说桥起个名叫“桃花掌”桥时,便风趣地说:“‘桃花’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咱们共产党人可不兴这个,就叫它‘五千斤大米桥’吧1之后还欣然题字留念。五千斤大米桥的故事就这样被流传开来。

        更令人高兴的是,在当年参与修桥的石姑娘队队员的积极帮助下,今年6月份,“五千斤大米桥”将进行维修加固工程。届时,五千斤大米桥将会以更加崭新的姿态,传承辉县精神,迎来四方宾客。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