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五福桥社区党委把党组织延伸到院落楼栋
2015-07-06 
        

        

        6月30日一早,73岁的鲍淑清出了门。社区第二天有一嘲七·一文艺汇演”,她要通知邻居们去凑个热闹。

        除了是锦江区双桂路街道五福桥社区居民,鲍淑清还有一个身份—辖区骨干网格员。什么是网格员?五福桥社区党委书记钱坤解释,即将社区每一户细化成一个单元格,全社区内选择100名居民党员作为骨干网格员,他们需要积极收集居民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与社区一起联系服务居民。

        “可别小看这群热心肠的网格员。”钱坤说,他们应运而生的背后,是五福桥社区在全面推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中探索出的“组织全覆盖、民情全掌握、服务全方位、活动全参与、评议全公开”的“五全工作法”。

        党组织全覆盖实现民情全掌握

        陆大爷和老陈是一对牌搭子,两人同时入住五福桥社区镏金岁月小区,都喜欢打点小麻将消遣退休时光。以前,两人喜欢到300米外的江东民居小区门口居民活动室—“居民之家”消磨时间。随着两人年龄越来越大、腿脚不便,尤其遇到阴天雨天,步行去活动室就更加麻烦了,两人不止一次抱怨过,“如果小区里建一个活动室多好。”两年前的一天,陆大爷和老陈又约上牌搭子,在住宅楼梯间支起桌子打牌,正巧被钱坤撞见。询问了情况后,钱坤心想,“是不是‘居民之家’选点规划没做好?还是服务不好?得好好问问居民们的意见。”

        五福桥社区是一个新型社区,阳光水岸、镏金岁月、江东民居三个小区就有3300多户,7300余居民,光靠社区几名工作人员上门收集意见,这工作量多大啊?面对成都晚报记者的疑问,钱坤回答:“这也是我们遇到的现实问题,要解决自然有妙计。”

        2012年,镏金岁月小区交房,为了让党组织在新建小区生根发芽,社区党委成员轮流值守在交房点,逐户摸清党员情况。一个月的值守和摸底,7个人的社区“两委”成员摸出了26名在册党员和158名常住党员,建立起了小区党支部。居民入住人数增多后,将其升级为党总支,同时成立了楼栋党支部。随后,业委会等自治组织也相继成立。

        不仅是在镏金岁月小区,社区把党组织延伸到辖区内各个院落(小区)、延伸到楼宇、延伸到“两新”组织,使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达到全覆盖。在五福桥社区内,每个院落都有单独的党总支,楼栋单元还设立了党支部。借鉴网格化管理办法,社区干部对口党总支,党总支对口党支部,骨干党员对口居民群众。

        实现民情“全掌握”,还少不了信息技术的运用。五福桥社区开通了社区微信、五福微博、便民QQ,24小时专人在线值守,对学区划分、停车位紧张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回复和办理。“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了党组织了解民情、提升服务的效能,它把群众凝聚在线上,成为党群连心的粘合剂。”钱坤说。

        工作成效好不好居民是“主裁判”

        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怎么走,钱坤说,五福桥的答案是做好“三大服务”。

        首先是公共服务前移化,社区在各个院落设立公共服务临时办公点,提供老年人服务金卡申请发放和低保、廉租房申请的咨询等服务,方便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孕等群体办事。其次是社会服务专业化,大力培育公益服务、社会事务、文化体育、慈善救济、社区维权等社区“草根类”社会组织数十个,打造出“寰哥说法”“李永红健康驿站”等知名服务项目品牌。此外,志愿服务也要多样化,仅今年社区就举办志愿活动50余次,党员参加50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7000小时。

        “党建靠活动、活动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五福桥社区在各类活动中,根据居民需求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经历、技能特长,统筹设置服务项目和志愿服务岗位,互动组织居民活动,防止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做了事、服了务,老百姓却不买账的情况。在民调中,居民对活动的满意率较高,这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工作做了,服务搞了,成效好不好,还得问群众。钱坤说,社区每年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对社区“两委”成员进行现场测评;每月利用工作交流会,让工作人员开诚布公互提意见建议;围绕服务群众质效,对下属党组织适时进行考核,评议过程、项目、时间、结果全公开,通过“三评”让群众成为问效的“主裁判”。

        人物对话

        基层党建工作突破点是创新

        记者:做基层党建工作,难点在哪儿?

        钱坤:最难的是了解居民需求。辖区居民体量大,人员不断流动,我们需要随时掌握民情民意,一刻不能放松,这就要求社区工作者有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累。

        记者:做基层党建工作,新的突破点又在哪儿?

        钱坤:“创新”是关键词。现在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成为居住主力军。我自己也是一名“80后”,明白这一代人思维活跃,生活需求已不单单在物质方面,更多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在党建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党组织了解民情、提供服务的效能。

        记者手记

        “钱坤们”的成就感

        钱坤是个“80后”,2006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已在社区工作9年。此前父母为他联系好了电信公司的工作,2014年他又考上崇州市的基层公务员,但他最终都放弃了。如今他每个月的工资2000多元,加班是常有的事,身边很多人都说他傻,他却依然坚持着……社区7名“两委”成员的情况也都与他类似,他们中有一人是“90后”,两人是“80后”,其余4人都是“70后”,无论在工作或家庭中,都肩挑着重任。

        他们为什么坚持?钱坤说,为群众解决难题的成就感不是金钱可以代替的。社区工作让他们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的基层干部,他们甘愿扎根基层,展现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成都晚报记者白茹摄影谢辉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