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发布今年“治堵”白皮书
2015-07-13
[导读]高峰公交达到20公里/小时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5公里
《2015年度温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白皮书》近日经市政府同意印发,该白皮书对我市交通治堵现状和近几年来的经验成效进行评价分析,提出年度交通“治堵”目标策略,主要包括现状分析、目标策略和年度任务等内容。今年是我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天本版刊发该白皮书第三章《2015年行动计划》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
●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加快公交运营速度,市区运量最大的前20条公交线路,高峰期间平均运营时速在15公里/小时以下的提升20%,15公里/小时以上的提升10%,或达到20公里/小时。
●加快市域铁路建设,续建市域铁路S1线53.5公里,加快建设BRT快速公交系统,建成BRT快速公交1号线13.07公里,以加强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充分发挥大、中运量公交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骨干支撑作用。
●继续加大早、晚高峰期间拥挤线路及平峰期间偏远线路的公交运力投放,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发车频率,优化运力配置;保障公交运力,新增公交车辆(全市域范围含下辖市、县、区,不含更新)200辆,其中市区新增154辆,并提升公交车辆档次和舒适程度。
●加强公共交通与温州动车南站的换乘衔接,适当延长公交运营时间,进一步完善温州动车南站枢纽功能。
完善城市道路系统
●加快城市道路系统建设,续建环山北路、广化路南延、宁波路二期等骨干道路,新建改造德政东路、牛山南路、南湖路、永宁西路等城市道路25公里。
●以严重影响交通运行的卡口、断头路为重点,继续实施“打卡口、接断路”工程,打通影响交通通行的断头路5条,启动望江路水门头段交通改善前期方案研究。
●加快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建设,加强机场枢纽与城市快速路的接驳,提升机场枢纽的快速集散能力;启动高速温州南入口与周边道路衔接方案研究。
●开展沿江快速路、温瑞大道(瓯海大道—瑞安)快速路和市区重要快速路网的工程前期方案研究,加强市区东西向交通联系,支撑城市新区开发建设。
●按照“扩面、增点、提质”的要求,加快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满足近距离出行和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BRT1号线站点、公交枢纽、居住区等继续增加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布设密度,升级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实现24小时租借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
●推进滨水公园慢行道建设,注重滨水慢行系统与城市道路、河流和桥梁的衔接,逐步实现滨水公园之间的互联互通,使绿化和滨水成为城市慢行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绿化布置对噪声与扬尘的抑制研究,优化城市慢行系统的环境质量。
●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在人车冲突较大的区域合理规划建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建成双屿和安澜亭2座人行过街天桥,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加强停车建设管理
●严格落实停车配建标准,继续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市区新增停车位15000个,其中社会公共停车位2000个。
●加快旧住宅区停车改造。合理利用住宅区内通道、退让空间以及周边非交通性街巷划设夜间停车泊位,加强交通微循环建设,推进旧住宅区停车泊位挖潜及改造,开展旧住宅区停车改造10个,新增停车泊位500个。
●推动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开展公共停车招商试点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积极引进资金,参与公共停车设施的开发、建设和管理,鼓励利用公共空间和市政用地的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促进公共停车设施的良性发展。
●出台差别化的停车收费标准。遵循停车收费城市中心区域高于外围区域、路内高于路外、日间高于夜间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停车收费体系,调控停车需求和停车资源。
强化交通秩序管理
●推进治堵重点道路整治和严管示范区创建。围绕省级治堵重点道路和医院、学校、商业中心、集贸市场等区域,强化严管严治,优化交通组织。创建五马商圈和市行政中心2个交通常态严管示范区,实现严管示范区和治堵重点道路内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0%以上,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达到80%以上,基本无机动车违法停车现象。
●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加大公交专用道交通监控设施的投入,严格查处社会车辆违反规定使用公交专用道行为,社会车辆违法占用公交专用道发生数控制在1起/10分钟以内(每个监控器范围内)。
●结合工程改造、交通组织等措施,打造主城区机场路和瓯江路2条快速通道共18.3公里,实现快速通道的机动车平均时速不低于规定限速的60%。
●加强市区内景区交通组织管理。通过加快景区连接道路建设、新增停车设施资源、发展景区内部公共交通、强化行车与停车秩序管理等措施,重点针对大罗山景区节假日交通拥堵开展综合交通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