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现世界第一地下兵工遗址隧道隐蔽直通长江
2015-07-18
兵工厂生产洞遗址内一名工人正准备下班,每个洞里面都可以互通相连
兵工厂洞内工人正在生产加工摩托车零件
沿九滨路进入鹅公岩大桥桥下,沿江绝壁上,有一排排颇具规模的岩洞。
这些岩洞有的已经绿带环绕,虽看似普通却来头不小:它们就是鼎鼎大名的世界第一地下兵工遗址——第一兵工厂生产洞,前身是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当年从这里生产出的武器,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支援抗日战争。日前,重庆时报记者跟随九龙坡区文管所一起,进入这片洞内一探究竟。
生产武器:116个岩洞,洞洞相通
在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黄家码头社区,鹅公岩大桥桥下有座鹅公岩公园,顺着园内的步道向上攀爬,最高处就是当年的第一兵工厂生产洞遗址。“这里最早一共开凿出了116个岩洞,总面积达到了21000平方米。”九龙坡区文管所所长袁文革介绍,岩洞全部开凿于张家溪面临长江的岩壁上,高4至5米,最高的有10米左右,深度30至50米不等。
岩洞最大的特色就是洞洞相通,不仅要承担反空袭的作用,更承担起生产武器支援前线的重任,每个岩洞里都有样式不一的制器工具。
在现建锋厂厂址仍保存着较完整的50个生产岩洞,部分岩洞中仍有工人在机床上打磨摩托车零件,每一个岩洞之间都连着通行的腰洞,岩洞被紧密地连成了整体。袁文革告诉我们,这些岩洞分别负责武器生产的某个环节,有的做弹簧,有的做枪体,武器零件在各个岩洞内进行生产打磨,昼夜不停,通过腰洞相互传递,往来于各个车间之间,最终组成武器向外界运送。这样的设计不仅躲开了战火,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运送武器:隐蔽隧道直通长江
除了洞洞相通,当年运送兵工厂生产的武器的形式也颇有新意。
在离最大的一个岩洞的100米处,曾经开凿有一条高6米的隐蔽隧道,连通岩洞,直达长江边。因为自然灾害,这个岩洞已经倒塌,但仍可隐约看出当年密道延伸的大致方向。
这个隐秘的隧道主要是用于运送兵器产品:在各个岩洞中生产的兵器零件,往返腰洞组成武器后,直达库房,然后可以直接通过隧道运送到长江边的货船上,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武器运送的效率。后来因为成渝铁路穿山而过,建设厂改建了一座外部缆车轨道直达江边,通过缆车将武器运送到船上。“一到涨水,我们就要喊工人把缆车收上来,免得遭淹。”今年56岁的建设厂老员工苏立新说。记者在现场发现,改建的缆车轨道就在九滨路步道附近。
1942年7月,第一兵工厂在重庆全面开工生产。为了解决岩洞群的用电和用水,岩洞内甚至造出了全亚洲最早的一个洞内发电厂为整个岩洞群供电;同时,还在龙凤寺附近沿江建了水厂取水。
安全防护:诸事保密,进洞须办多个手续
苏立新介绍,抗战时,兵工厂买来国外的图纸和生产设备,生产出了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82毫米迫击炮和汉阳造步枪、中正式步枪及其他陆军轻武器,当年三成的抗日兵器从这里运向战场,因此保密工作至关重要。
解放后,因为兵工厂的特殊角色,岩洞内生产的所有产品、材料、工艺、技术,包括工人的待遇,都是严格保密的,第一兵工厂生产洞过去也从来没有对外正式开放过。苏立新向我们回忆,过去生产洞前还需要解放军把守,严格防止外人进入。
除此以外,出于公共事务进出生产洞,还需要提前开具相关的证明手续,并到相关部门开介绍信,通过长期的审查证明无犯罪记录后,才能进入岩洞。
“当年杨家坪周围规定不能有超过四层楼的高楼,也是为了避免有人通过高楼窥探到建设厂内部的信息。”苏立新说。
未来将变身
兵器工业类型博物馆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兵工署第一兵工厂岩洞为其组成部分。
按照目前的规划,袁文革表示,他们将针对第一兵工厂内的50个岩洞进行保护和开发。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通过了初步立项。
袁文革透露,他们将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先对岩洞进行外墙的加固,考虑开发建设兵器工业类型博物馆,通过工艺复原、图片展示等,让市民了解到重庆对抗战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
要知道,当年全国三分之二的兵工厂内迁重庆,重庆也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地下兵工遗址体系。在这些不可思议的洞穴中,飞出过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家国产运输机,生产过令日本人胆寒的大炮,陈修和、周宏等世界知名兵器专家更是齐聚一堂。它们见证了重庆的历史,值得人铭记。
新闻背景
“军火库”搬到重庆
为何选定鹅公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为躲避战火,保障后方武器的供给,赫赫有名的汉阳兵工厂从武汉搬到了重庆,取名为第一兵工厂,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国营建设机床厂”。
当年军工生产进行调整改组,汉阳厂搬迁至重庆,为何却偏偏选定了鹅公岩?
“主要是为了躲避空袭。”苏立新说。作为资格最老的几位员工之一,苏立新见证了建设厂34年的风雨变迁,他曾在建设厂办公室、保密处等多个重要岗位工作。
记者由生产洞向上仰望,岩壁上虽压着繁华的城市,但即使你站在崖边也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它躲过了日本飞机的重重侦查,始终安然无恙。
“鹅公岩得名于《诗经·小雅》,最早叫鹅皋岩,因为有巨大的岩石而得名。”苏立新说,这里过去是一块绝壁,是主城长江江面最宽的位置,易于防守和武器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