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珠海交通有哪些交通“特色脖?
2015-07-21 
        密集的单行线系统、同向红绿灯……这些许多大城市才有的交通概念,10年前对珠海人而言,还十分陌生。却在刚刚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陆续走进珠海市民的视野。为什么要推出这些密集的措施?这些措施在宏观层面上解决了哪些问题?

        近几年来,珠海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机动车像潮水一般溢满了停车尝道路、小区。4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中,我市交通的一些独特瓶颈逐渐显现。首先是交通流明显的潮汐规律,每天早上,大批的车辆从市区出发到西区,晚上又从西区回来,而珠海东西区的快速干道只有珠海大道一条。所有来往东西区的车辆都必须在这条路上实行交换。“早晚两头紧,中间宽松”的特点让许多上班族倍感焦虑。

        珠海交通的另一个特点是,西区路宽,市中心路窄,早上出去的时候开闸放水,晚上回笼的时候,则要经过道路不断收窄积压。珠海大道的双向14车道,先是在前山大桥收成双向6车道,九洲大道、迎宾南路的双向8车道到板樟山隧道收成双向4车道。每一次道路收窄的过程不但是司机一次痛苦的体验,也意味着一个交通堵点的形成。在今年以前,板樟山隧道南的早晚车辆插队并线拥堵、九洲大道交桂花北不等5个红绿灯过不去,成为市民们的共同记忆。

        珠海交通的第三个特点是,主城区住宅林立,因为配建停车场严重不足,公共停车场建设滞后等原因,停车问题逐年显现。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数据是,交警部门近两年接到的停车类纠纷警情比例一度冲到了50%的高位,有时一天下来,停车纠纷警情比交通事故报警还多。如今年7月11日,交警部门一天接警602宗,其中315宗是停车纠纷警情,占比52.33%。“这些警情大多是小区、医院停车场,有人乱停车堵住出口,导致报警的。”交警部门指挥中心接警员表示。在车辆增多、道路资源有限,停车需要和行车需要双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停车与道路通行,成为珠海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要走好的一道钢丝。

        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交通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通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就我市交通组织调整作出重要批示,提出具体要求。在机动车增长速度远超道路资源增长速度的态势下,之前的“小打小闹”已不能满足形势需要,必须从宏观层面,综合分析珠海交通状况,提出新的思路,创造性地推出新举措,才有可能维持交通面的基本畅顺。出于这种考虑,市公安局、市公路局、市交通局、香洲区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密切配合,经过实地调查和专业分析,结合珠海实际推出了一批组织措施。

        针对珠海特色病的“药方”

        针对潮汐现象与道路收窄带来的拥堵。市公安局要求交警部门尽快拿出解决办法。同向红绿灯是解决板樟山隧道瓶颈的第一剂药方。珠海人也是在这以后才知道,原来红绿灯不只是在路口,同一个方向的车也要等红绿灯。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家不用再无序抢道,五条车道变成两条时,大家都能看灯走。这个只在晚高峰启用的同向红绿灯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九洲大道交桂花北路口是车辆进市区面临的第一个瓶颈。以往这个路口还只是早晚拥堵,近两年来随着东西区交流日益密切,交通繁忙,这个路口因道路收窄而形成的拥堵现象变成全天候状态。数据显示,该路口的车流在高峰期达4000辆次/小时,但在上午10时和晚上22时这样的平峰期,竟然也有2000辆次到3000辆次的通行量。解决桂花路口的拥堵问题已刻不容缓。

        在对这个路口经过近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后,公安交警部门发现,这个路口左转掉头车因为经常遇到对面来的直行车,无法掉头,只能排队在左转车道等候,车辆越积越多,逐渐蔓延到邻近的直行车道上,直行车受到挤压后,又相互插队抢位,最右边的右转道虽然不受红绿灯影响,但兰埔巴士站的公交车频繁进出,又把右转车道堵祝

        搞清病因后,交警部门开出药方:掉头口前移70米,掉头车就着左转绿灯一起掉头,左转绿灯时,对面直行刚好是红灯,掉头不再受对向来车影响;路口安装龙门架标识车道位置,并加装电子警察,插队者将被抓拍,兰埔巴士站地面标线改为实线,车辆只能从两端进出站,前一辆公交车如果没有出站,后一辆只能停车等候,不能随意跨实线出站。

        当车辆变多后,开车的时候希望道路变宽,停车者希望停车场变大,在道路资源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可能做到吗?市公安局给出的答案是单行线。当一条道路设置为单行之后,不但车道数可以增加,而且路的两边可以增加停车位。东风路部分路段变成单向后,变成了单向4车道。

        去年以来,交警部门开始不断探索系统性的单行方案。这些单行与之前的景乐路等单行线不同。其思路是将某个区域的道路系统性的批量改为单行线,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行系统,使各条单行线之前能相互呼应协调,打通“经脉”。教育路单行线、康宁路单行线都是上述思路下的产物。

        “药方”疗效初显

        在应对道路收窄过程中,交警部门对新措施实施后的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板樟山隧道设置同向车道信号灯后,高峰期隧道南进口处交通事故减少80%以上;隧道通行能力由原来的2040辆/小时提升至2560辆/小时,提升了25%左右;隧道内平均速度由40公里/小时提升至50公里/小时;车辆排队消散时间由19:20提前至18:50,拥堵时间减少了近半小时。

        九洲大道交桂花北路口全套措施于近期上马,这个路口的体检报告指标变为:西进口通行能力由优化前的4263辆/小时上升至5992辆/小时,提升了40%,高峰期西往东车辆由原来需要4至5个交通信号周期缩短至2个周期通过路口。

        康宁路实施单行措施后,因为车流减少了一个方向,人民医院停车场频繁进出的车辆不再对直行车造成影响。康宁路早晚高峰期车辆平均延误减少35秒,路口通行能力由736辆/小时提升至904辆/小时,提高了22.8%。基于同样的原因,高峰期狮山路交翠香路交叉口、紫荆路香洲总站东进口车辆平均延误减少30秒;吉祥街、幸福路、如意街这些只有双向两车道的狭窄小路不但通行困难,而且周边小区停车位紧张一直困扰居民,单行后,不但通行顺畅,路边停车极大缓解了停车难。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