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南京长江大桥 两次两个领域为国争光
2015-08-03 
  在中华民族的建筑史上,有这样一座丰碑。它是中国人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长江上设计建造的铁路和公路两用桥,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但由于水深浪急,江面平均宽度超过1500米,流速每秒3米。在此处修建桥梁的困难可想而知。
 这座大桥撑起了华夏子孙的脊梁,也是中国潜射导弹的头等功臣

 美国拥有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建筑设计基础,然而在这里修建长江大桥,连美国的专家也望而却步。1927年,美国桥梁专家华特尔到南京江面进行实地勘察之后表示:“在南京建桥,不可能。”但在华特尔作出此番表态的41年之后,一条巨龙飞驾南北,中国建设成功了南京长江大桥。

 古往今来,长江被称为“天堑”,割据势力凭借长江天险,往往可独霸一方,同来自北方的军队分庭抗礼。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曾经企图“划江而治”,但我解放军像离弦之箭那样,百万雄师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跨过长江,奠定了全国解放的重要基矗

 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只是新中国开天辟地的头一步,而在国家成立之后,现代化建设工作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其中重大的工程之一,就是要在“天堑”上建桥,实现南北变通途。在南京,我们克服千难万险,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实现天堑变通途,而且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本文将叙述的,是另一件让中华民族自豪的事情,这件事情同南京长江大桥有着重要的关系。为了能够形成二次核反击能力,中国开始研制固体燃料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为保障潜射弹道导弹的试验工作,中国从苏联引进了6631型潜艇的设计图纸和器材设备,建造了“长城200”号艇。
 这座大桥撑起了华夏子孙的脊梁,也是中国潜射导弹的头等功臣

 中国研制潜射弹道导弹尚属首次,因此试验弹直接上艇,风险极大。而要成功研制潜射弹道导弹,仅凭数据计算就研制导弹完全是不行的,所以模型弹的试验又不得不进行。如果直接上艇,近10吨重的试验弹如果直接砸到潜艇上,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而且试验弹的测试,远非一次就能完成的。中国当时只有1艘200艇,潜艇受损维修需要费用不说,还会大大延后我国研制潜射弹道导弹的时间表。

 由于当时已经有不少国家已经具备了二次核反击能力,而我国还没有。即便是我国拥有了核武器,也有可能被其他国家的核打击力量给打掉。因此,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必须快马加鞭。早一日拥有潜射弹道导弹,中国的国防才能够早一日吃行定心丸。黄纬禄先生于是决定采用排水试弹的方法,先不在潜艇上进行试验。
 这座大桥撑起了华夏子孙的脊梁,也是中国潜射导弹的头等功臣

 排水试验弹的重量主要是装入胶囊的水,当试验弹被弹射到一定高度以后,下降前利用高压瓶的气把胶囊的水排出,以便减轻弹体重量,不至于使试验弹沉入水中,而且方面打捞和再次使用。为了验证排空的模型弹从高空落水后能冲入多深,是否有砸到潜艇的危险,黄纬禄先生经过认真的分析之后,结合我国当时的情况,大胆提出利用南京长江大桥做弹体投放试验进行实际考核的思想。

 之所以选择南京长江大桥,是因为当时我国国内只有南京长江大桥离水面的高度及桥下的水深接近试验要求。1970年7月,在新建造成功的南京长江大桥上,巨大的吊车开到桥梁的中央,紧靠在桥边,将近10吨、直径超过1米,长10多米、外表漆成白色的钢壳模型弹垂直吊挂在大桥外侧。黄纬禄亲自莅临现场指挥模型弹的试验工作。
 这座大桥撑起了华夏子孙的脊梁,也是中国潜射导弹的头等功臣

 通过多次试验,中国最终完成了模型弹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弹体的结构强度得到考核,获得了弹体落水的大致深度,且表明这个深度对潜艇来说没有危险。后来,黄纬禄等人又进行改进,在模型弹的弹头里加装了降落伞,从而可以改变弹体的入水姿态。弹体下降时,降落伞打开起到阻尼作用,弹体落水的速度减半,可实现倾斜落水。

 综上所述,通过在南京大桥上进行模型弹的试验,为后来给从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奠定了基矗而在中国的水下核打击力量发展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不务正业”的南京长江大桥的贡献世人瞩目。

 从建成到现在,南京长江大桥将迎来五十岁的生日。从2014年10月31日开始,南京长江大桥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施工维修。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之中,南京长江大桥仍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