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高温连连“炙烤”申城地铁站内再现“蹭凉族”
2015-08-05 
        

        图片说明:昨天下午,记者在真如地铁站看到纳凉族围坐在席子上打扑克。本版摄影青年报记者施培琦

        据《青年报》报道,自7月26日今年首个高温日降临以来,申城已连续被高温橙色预警下的热浪所袭。外头酷热难解,凉爽的地铁站再次成为许多纳凉者眼中的“避暑胜地”。小板凳、铺凉席,靠在墙边睡个午觉还真“适意”……近日,青年报记者在市内多个地铁站点调查采访发现,部分站点“地铁蹭凉”现象又开始抬头。

        真如站

        天热没生意附近商贩地铁纳凉

        近日,有市民爆料称,地铁11号线真如站内连续多日聚集有数十位前来纳凉的市民及外来务工者,其中不仅有人拖家带口,而且有不少纳凉者在站厅内铺着席子躺卧,占据了部分通行路线。早上10点,青年报记者前往真如站实地走访发现,“蹭凉族”可真不少,地铁站厅两侧墙壁边有数十人“盘踞”——他们有的靠墙席地而坐,有的赤裸上身谈天说地,有的干脆在地上铺上凉席睡觉。

        “孩子一大早就喊着要出来玩,外面那么热,我就带他来这里了。”带着即将年满4岁的孙子来到地铁11号线真如站站厅内纳凉的王阿姨表示,自己和在附近坐着的十多位或相识或陌生的“同伴”一样,确实是个“蹭凉族”。王阿姨抱着孙子,坐在自带的凉席上。此外,她还特意带了一条小毯子,“孙子玩累了,我就抱着他睡一会儿。”

        据王阿姨介绍,她的儿子、儿媳在附近的水产店里忙生意,平日里孙子几乎都是由她来带的。由于真如站位于利民冻品市场和铜川水产市场附近,同样的状况并不罕见。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纳凉的老人,一些小朋友不时在站内奔跑,也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在王阿姨的边上,4名男子围坐成一团,正在打扑克,玩到激动之时突然一声大叫,让王阿姨也忍不住摇摇头。

        吴先生是附近水产市场中的一名店主。时至中午,店里没什么生意,仍然穿着长筒胶鞋的他拎着水壶,来到站厅内纳凉。他坐在台阶上,一边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脸颊上的汗水,一边向青年报记者说道,“最近中午实在太热了,店里很少有顾客,又没空调,所以我只好来这里乘乘凉。”

        据了解,附近市场里的确会有不少人来地铁站“蹭凉”。吴先生坦言,绝大多数纳凉者并不会有不文明的举动,而对于赤膊和躺卧的行为,他也直言“这样不太好”,“毕竟是公共场所,给别人造成不便肯定是不好的。”

        据青年报记者观察,真如站并非人流量很大的地铁站点。上午10点到11点间,除了来蹭凉的人外,站厅内几乎没有什么过往的乘客。而该站工作人员恰巧在此巡视,也并未对站内纳凉者的行为加以干涉。

        成山路站

        自带躺椅大咧咧在站厅睡午觉

        当天午后,青年报记者由探访了成山路站、常熟路站、人民广场站、天潼路站等多个地铁站点,又看到了不少靠在墙边的“蹭凉族”。

        下午3时许,在地铁8号线成山路站3号口附近,青年报记者看到聚集着十余位在附近居住的老者:他们或垫着报纸、坐着板凳靠在墙壁旁,或带着凉席、毯子躺在站厅墙角。对比真如站,这里的“蹭凉族”相对较少。不过,一位在自带的折叠床上熟睡的男子显得十分显眼。只见他把躺椅完全撑开,铺上席子,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休息,偶尔看看手机信息,满脸轻松舒服。

        青年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位过往乘客,多数乘客表示,只要不影响通行,并不会特别在意这种行为;不过也有几位乘客认为,带着折叠躺椅来地铁站睡觉“有点夸张”,工作人员还是应该管一管的。与此同时,该出口附近的垃圾桶内,有数个刚刚吃过的盒饭,垃圾量也明显多于其他位置;台阶处的一位长者开着收音机,由于音量较大,过路者多对其敬而远之。

        [地铁工作人员]

        只能劝阻,一般我们“管不了”

        据真如地铁站值班站长介绍,最近站内确实出现了不少纳凉者,“午后在这里纳凉的人数会比现在更多一些,不过他们都会坐在靠墙的位置上,并未对过往乘客的通行造成任何影响,所以工作人员没有必要去制止这种行为。”随后,青年报记者在3号口通道内发现一名身旁放着一顶红色安全帽的中年男子躺卧在硬纸板上,处于熟睡状态。对此,工作人员称自己“管不了”。

        在青年报记者探访的7个地铁站中,多数地铁工作人员对关于地铁“蹭凉”的相关问题持较为排斥的态度,“管不了”仍是最为普遍的答复。

        2014年起正式实施的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中明令禁止在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的躺卧行为,但青年报记者发现,“轨道交通设施范围”是否包括进出站通道及站厅等地,该条例并无明确说明。

        青年报记者随即拨打了申通地铁集团的“地铁服务监督热线”,咨询后得知,在未对公共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只能对“蹭凉者”进行劝阻,并不能采取强制驱离的措施。然而,对于如何来界定影响程度是否“严重”,地铁方面也并未给出明确的标准。

        [社会专家]

        公共空间助市民纳凉还有潜力可挖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顾晓明认为,在前几年一度成为一种城市景观的“蹭凉”现象,虽然并没有对公共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轨道交通管理者和其他相关部门可以“不作为”,相关制度的完善和管理的规范仍需要下大力气来抓。

        “实际上,用公共空间来帮助市民相对舒适地度过夏天是有潜力可挖的。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为公众提供更加完备的公共纳凉设施和服务。”顾教授略显遗憾地谈到,“我刚刚从延安绿地那边过来,整个绿地非常棒,但是几乎都没有人在那里,因为那个地方离居住区太远了。”顾教授认为,公众纳凉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地铁“蹭凉”的现象就无法避免。顾教授强调,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功能,让市民充分意识到应该在合适的地方“蹭凉”,需要政府和舆论进行适当的引导。

        作者:马鈜本文来源:东方网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