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自行车怀抱城市“慢行交通”建设
2015-08-10
广州规划24个慢行片区力争地铁站周边3公里可自行车接驳
慢行交通系统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实现低碳出行的重要手段,广州目前正在着手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在全市规划了24个慢行交通片区,并力求在地铁站周边3公里范围内实现自行车接驳。
根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编制的《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主要指标为:居民出行方式中自行车方式分担率12%,轨道站点的自行车集散方式比例达到20%,慢行交通事故死亡率降低至25人/百万人。
三大分区按需制定慢行规划方案
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将广州核心区分为三大分区:核心区、外围区与生态区,按照三大分区的慢行出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慢行规划方案。
核心区:针对城市不同的用地特征,进一步提出针对历史城区、老城商业区、新城商务区、交通枢纽地区与居住地区分别制定适宜的规划方案。在历史文化地区,打造串联各历史文化保护景点的旅游慢行路线,未来可以骑着自行车游沙面、上下九、恩宁路,沿着中山路从陈家祠一路骑行到烈士陵园;在老城商业区,加强精细化设计、优化地面铺装与绿化。
外围区:结合城市重点建设平台规划了24个慢行交通片区。该类片区的慢行交通规划方案以促进片区内部慢行交通出行为主,包括新增慢行通道、公共自行车、人行过街系统以及城市轨道站点与周边3公里以内地区的自行车接驳规划。
生态区:加强与周边水道的联系,亲近自然。
对于慢行交通系统,众说纷纭
广州发展慢行交通最需要改善三大难题:首先是自行车道经常被占用;其次是过马路难,建议多在中心城区设置“自行车斑马线”,让自行车能便捷地通过路口,不受人群阻碍;最后,几种公共自行车系统不兼容,大学城、地铁沿线和BRT三种自行车系统间目前不能通借通还,十分不方便。(民间环保组织“拜客广州”相关人士)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恢复和重建“交通慢行系统”不约而同成为很多城市的口号。当我们羡慕不少发达国家单车出行、走路上班成为一道“城市风景”的时候,无疑也看到了我们城市规划建设和人的意识的距离。通过发展慢行系统“鼓励人们租房买房时更多选择步行或自行车半小时之内能到达的区域,减少交通压力”只是一方面,我们更愿见到的是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路在一座城市受到足够的尊重,让自行车与步行成为一座城市永不褪色的时尚。(新快报)
不符合交通安全理论及技术要求,容易误导规划。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分属于两个系统,行人对应的是步行系统;而自行车属于车,自行车道属于车行道,称作非机动车道,对应的是非机动车系统。若硬将这两种系统归结为一个系统,极不符合交通安全基本要求和交通技术要求,会带来极大的交通安全问题。同时,将二者归在一起还容易误导规划工作者将其布置在同一物理空间(步道与自行车道共板)而产生有损步行者和骑车人双方的一系列问题。在中国个别城市已经造成秩序混乱,行进不畅,特别是电动自行车对行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员伤亡数逐年攀升。同时,用词无法与国际接轨。正式的英文、法文、日文里,包括学术论文和政府文件中(包括规划文件)并没有“慢行交通”一词,而都在使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因此,使用“慢行交通”无法与国际接轨,不利于国际交流。(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伟)
附录:“慢行交通系统”在中国
北京
2015年将完成慢行系统改造100公里,在开展慢行系统专项工程建设的同时,结合道路桥梁大中修及疏堵改造工程同步推进慢行系统工程建设。继续加大彩色自行车专用道建设,进一步明确路权,逐步形成慢行系统建设网络。今年将出台《北京城市步行自行车设施建设指南与范例》,指导设计和施工单位规范慢行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标准,推动慢行系统整治工作向广度及深度发展。
上海
2014年上海首个区级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出炉,将在中心城区打造6大慢行区域,囊括了人民广尝新天地、豫园等热门区域。上海市黄浦区或将采取增加非机动车道、取消路边停车、设置自行车租赁点等措施来打造连续畅通的慢行网络,并保障慢行系统和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
南京
2014年9月公布《关于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到2020年,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国际集聚辐射能力的世界体育名城;构建城市慢行系统作为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同步实施。
安徽
2014年6月列入全国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唯一示范剩安徽一直致力于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统筹考虑城市公交、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匹配,力争2017年末全省16个市实现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全覆盖;从2012年开始着手绿道建设,计划到2016年,全省设区城市和县(市)城区建成绿道3000公里以上,全省城市绿道框架基本形成,环巢湖和皖南区域景观绿道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绿道。
昆明
2010年成为国家住建部首批6个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示范城市之一。2014年出台《昆明主城区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系统三年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建成“二轴七廊三道”的特色步行和自行车轴廊主骨架,完成12条依山傍水长约161公里的特色廊道设施建设,以盘龙江为骨架,搭建起主城区十大传统公园的“二轴七廊三道”。
海口
2009年将非机动车道抬升与人行道一起结合景观设置成绿色慢行系统,从南到北具体是“慢行系统+行车道+中分带+行车道+慢行系统”。(滨海西路段)
杭州
2008年公布《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表示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125条自行车骑车廊道,建成湖滨地区、武林商业区等11个重点步行区;根据车流量的不同,将非机动车道规划为廊道、集散道、连通道和休闲道四个等级,以形成一个“五十九横,六十六纵”的慢行交通网络。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HUAHU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