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兰州构建互补交通体系地铁将7次穿越黄河
2015-08-26 
        地铁将7次穿越黄河兰州构建互补交通体系

        兰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后包括车站92座,其中换乘站12座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记者徐静雯)随着兰州第四版城市总规的出台,兰州市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及重点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满足交通需求,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及时启动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由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前已经完成。修编后的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较2010年规划版本的3条主线、3条市域线网变为5条线路组成,满足兰州市跳出河谷向东拓展需求。近日兰州市环保局在官网对《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公示,该报告指出该线网与远期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吻合。

        规划

        原线网3条主线3条市域线中未含兰州新区

        2011年6月10日,环保部批复了《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010年编制的《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由3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90km,其中地面及高架线路32km,地下线58km,全线网共设车站67座,其中高架站28座,地下站39座。1号线西起西固区石岗北侧环行西路,按东西向布局,到达东岗站。2号线西起安宁区元台子到雁北路。3号线起于五泉山广场,由火车站西路向西转向白银路,经中山路与1、2号线形成换乘后下穿过黄河至盐场,最终到达和平镇。还有3条总长117km的市域线网,分别为中川线、榆中线、青什线。

        后线网3号线与1、2、5号线实现换乘

        本次对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修编后,线网由5条线路组成,其中1、2号线为市区干线,3号线为辅助线,4、5号线为市域快线。修编后线网总长约218公里(含预留线路11km),车站92座(含预留车站4座),其中换乘站12座。

        1号线是线网规划中东西向主干线,西起西固区铁路西固环线石岗火车站,东至东岗镇东岗东路,线路全长34km,全线共设车站24座,其中地下车站21座,高架车站3座,换乘站7座。2号线全线长37km,线路西起西固区化工南路站,依次串联西固区、安宁区、七里河区、城关区,东至雁北路站。全线共设车站32座,其中地下车站26座,高架车站6座,换乘站8座。3号线是城关区沟通黄河两岸的轨道交通线路,线路南起火车站,依次串联了城关核心区、盐场组团、雁滩地区、白道坪青白石片区,在末端设置支线,与主城区内布设的1、2、5号线都能够实现一次换乘。全长24km(含预留线路2km),设站19座(含预留车站1座)。4号线为市域快线,全线长43km,线路起于雁滩路站,向东依次穿经城关区、和平组团、定连组团、榆中县城,终点设在榆中高铁站。该线路加强了主城区与东部片区的轨道交通联系,与1号线衔接共同打通了城市东西向发展的大动脉,拓展了城市向东发展的空间。全线共设车站14座,地下站10座,高架站4座,换乘站3座。5号线是沟通主城区与兰州新区的市域快线,加强了主城区与兰州新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将有利于推动兰州新区的发展。线路南起火车站,依次串联城关区、忠和、水阜和兰州新区,北至公铁走廊,同时预留向机场延伸条件,与线网所有线路实现一次换乘,加强了新区与各组团的交通联系。全场80km(含预留线路9km),设站16座(含预留车站3座)。

        解读

        7次穿越黄河与多种交通系统形成互补

        记者从规划部门了解到,兰州市“两山夹一谷”的地形特点决定了黄河盆地成为城市发展和历版城市总规的核心区域,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河谷用地愈加紧张,历版总规都在进行跳出河谷,向外发展,拓展市域空间范围的尝试。兰州市主城区北部、秦王川片区2012年8月被确立为国家级新区,规划2030年,人口达100万人;在第四版总规里,中心城区范围进一步向东拓展,由原来的和平组团,拓展至定远、金莱组团,正是考虑到兰州市带状组团城市和区域的地形特点,决定构建中心城区带状骨架网及外围放射状轨道交通线网,在城市东西向主轴方向上分别布置1、2号线共同构筑主骨架,两条线均衔接了西固区、安宁区、七里河区和城关区,覆盖规划的三心,有利于实现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疏解城关区人口、居住及出行压力。

        1号线、2号线、3号线共7次穿越黄河,密切黄河两岸的出行联系,有利于黄河两岸的均衡发展。3号线为城关区沟通黄河两岸的半环型线路,末端衔接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综合开发实验区,有利于城市近域空间的开发。4号线与5号线分别衔接榆中片区和兰州新区,处于市域空间发展主轴上,与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相适应,有利于城市人口的疏散和空间的向外拓展,且4号线、5号线分别东西、南北穿越城关区,加密了核心区的线网密度,有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从整个综合交通部署来看,轨道交通与城际铁路、客货共线铁路、有轨电车、BRT快速公交等形成互补,构架起了一座立体化全方位的交通体系。

        环评

        应减少建设运营中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从生态功能区划来看,兰州轨道交通线网主要分布在城镇建设生态功能区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仅有部分线路穿越农业生态功能区,不涉及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同时规划线网的实施与兰州市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及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相协调,在采取相应措施的条件下,规划实施基本满足评价区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线网在中心城区主要采用地下线,并绕避了兰州市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主要环境问题为线网部分高架段两侧为声环境一类或二类区,高架桥两次跨越黄河水功能Ⅲ类区。同时,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主要有山字墩水库水源保护区、兰州黄河铁桥及白虎山古墓葬。

        根据此次环评总体评价,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相符合,与兰州新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规划拟定的建设规模、总体布局等较合理。在根据报告书结论进一步优化调整规划,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规划项目在建设与运营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可行。

        作者:徐静雯

        (来源: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