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道路才有出路
2015-08-26
本报记者张生平通讯员张金才汤雷韩保丰
睢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2014年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第一名。在全省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排序中,睢县由2012年的第89位跃升到2014年的第6位。我们不禁要问,国家级贫困县睢县是怎样实现如此的华丽转身?
“制鞋与电子是目前我县的两大主导产业。”睢县县委书记吉建军开门见山地对本报记者说,“选对道路,才有出路。睢县准确把握产业转移规律,打出‘组合拳’,向东承接制鞋产业转移,向西对接郑州航空港区,实现了主导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散到聚的嬗变。如今,我们睢县已经有了‘鞋都’之称。”
“近年来,睢县以扶贫开发统筹全县发展全局,确立了四年脱贫目标。建立‘TFT’工
作机制,T代表脱贫,F代表返贫,T代表继续脱贫。”吉建军说,“对因并因灾返贫的贫困户继续纳入脱贫序列,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彻底摘掉穷帽,拔掉穷根,实现真正脱贫。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三大方面着手。”
“首先是开通县产业集聚区与贫困户‘直通车’。睢县紧紧抓住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2014年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的优势,依托制鞋、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势,凡县域内的贫困户优先安排到集聚区务工。”吉建军说。有条件的乡镇、村、农户与集聚区企业对接,采取来料加工、代加工等方式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已培训、安排了贫困人口3500人,发展了小型加工厂、家庭作坊12个。
其次,睢县实施“一技在手,致富增收”工程,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整合劳动就业、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技能培训资源,实现“培训一
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县财政配套拿出500万元担保金,以1∶10的比例放大贷款倍数,撬动银行贷款5000万元,用于贫困户创业贷款,确保贫困户、贫困村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能致富。目前已发放贷款近3000万元,600余户农户用这笔资金启动了增收项目。
“另外,我感触最深的是扶贫开发一定要做好帮扶工作。”吉建军说,“全县实施县级干部包乡、县直单位联村、万名干部联户,工作队联村帮扶、乡镇发挥主体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工程和承包式脱贫计划。构建各级干部、
村委班子、骨干企业、致富能手等多位一体全方位立体式大扶贫格局,实现贫困户帮扶零容忍、全覆盖、无盲点。”
“今年我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在深感荣幸的同时,我也倍感担子重、压力大,今后,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严格对待工作。富民强县是县委书记的职责所在,要坚持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工作的努力方向。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带领全县6万多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吉建军说。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