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山东高速接盘成谜天宏新能源破产难重组
2015-09-07 
        本报记者吴清滨州北京报道

        曾经的地方纳税大户和民企明星,如今已生不如死。

        位于山东省博兴县经济开发区主干道口的山东天宏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天宏新能源”)偌大的厂区早已人去楼空。《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厂区实地发现,厂区内乱草丛生,设备也已经锈迹斑斑。

        天宏新能源曾经是山东民营500强,也曾一度与山东京博石化等成为博兴县的能源化工巨头。但经过一年的破产重组之后,此前盛传的山东高速集团接盘的事仍是迷雾,天宏新能源能否重整依然遥遥无期。

        天宏事件背后,或许也潜藏着地炼企业正在陷入集体恐慌的不争事实。

        人去楼空

        从2014年7月申请破产后,就一直处于停工状态,绝大多数员工已经陆陆续续离开了。

        “厂区早就没多少人了,除了我们几个安保,还有一些能维持设备开工的技术人员,总共加起来也不到60人,”天宏新能源门口的安保人员对记者表示,天宏新能源的全体员工在高峰时多达1000人。

        据介绍,该公司从2014年7月申请破产后,就一直处于停工状态,公司给没有解除合同关系的员工每个月几百元生活费,但绝大多数员工陆陆续续离开了。

        记者拨打天宏新能源数部办公电话,发现早已销号。随后记者试着拨通天宏新能源董事长徐志刚和其弟执行董事徐志金的电话,但一个关机,一个无人接听。

        据上述人员介绍,在公司破产重组之后,徐总就很少回到公司来了。徐志刚最近一次回公司,是今年6月召开员工大会,随后就匆匆离开。

        但天宏的人去楼空并不全是在公司破产重组之后。

        天宏新能源油品车间的一名老员工表示,前几年,炼化产能过剩问题开始显现,公司开工率很低,一年停产几十次很正常。

        其透露,为了节省成本,公司新建工程不少设备本身就是旧的,制度管理也多是参照其他企业,管理较为混乱,公司扣钱项目众多,车间工人工资甚至不如门卫高,技术工往往干一年多就走人,留不住人。

        明星之殇

        早在几年前,这还是当地重点工程,并得到政府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

        早在几年前,这还是当地重点工程。

        一份公告显示,天宏新能源是依据博兴县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石化经济,振兴新兴城市”规划要求,拟征地2500余亩来建设的重点项目,并得到政府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

        “这确实是当时博兴县大力引进的项目,”该县政府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博兴县正在大力推进县里的工业化进程,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包括各部门的审批环节的一路绿灯,和当地银行贷款大力支持。

        按照规划,项目分三期建成,总投资约31亿元。其中150万吨/年高等级道路沥青装置于2009年6月开工投产。

        不过二三期工程包括100万吨/年原料预处理装置、100万吨/年沥青装置副产品综合利用装置、2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等却迟迟未能开工。

        据了解,天宏新能源在当地花旗、中行、建行等多家银行都有巨额贷款,总数额高达三四十亿元。而随后银行大规模抽贷,让天宏新能源资金链断裂。

        此后,天宏新能源滑向了破产之路。博兴县为此成立了破产重组委员会,由博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耿雨河挂帅,当地政府2014年7月份成立工作小组入驻厂内后,开始积极引入山东高速集团等第三方企业。

        耿雨河告诉记者,天宏并不算落后产能,关键的问题是资金出了问题,而破产重组就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

        耿雨河表示,现在法院已经介入进来了,法院等正在进行全面的审计工作,预计到9月份的时候会有一个最终结果,除了山东高速集团,北京、江苏等地也有一些企业来考察过,并表示了一定兴趣。

        但山东高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介于政府的协调和此前与天宏新能源的合作关系,山东高速在天宏新能源破产重组后就介入了相应的考察程序,天宏新能源的所有账本都一本本地重新查,对设备也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在还没法下结论,但问题比想象的多。

        地炼标本

        天宏新能源的兴起和衰落及面临的困惑并不是个案,目前一大部分山东地炼企业正在面临同样的困境。

        天宏新能源的兴起和衰落及面临的困惑并不是个案,目前一大部分山东地炼企业正在面临同样的困境,具有一个绝佳标本的属性。

        如今车用汽柴油“国五”标准的实施日期已提前1年至2016年底。但地方炼厂资金明显不足,设备工艺升级的大笔投入已经成为卡住地炼脖子的一环。

        “为了不被淘汰,公司正在抓紧上马和改造原有的产能,预计公司明年共投产380万吨常减压装置。”东营亚通石化副总经理王锋告诉记者,现在困扰他们最多的就是资金问题,他们找过了当地各种银行,但缺口还有近千万,现在正在联系一些风投公司。

        更多的小地炼企业属于被淘汰的部分,但他们都在转型谋生,东营市联星化工董事长薛乃国准备关停公司的炼化装置,转型为进口贸易商和建设加油站,但困扰他的依然是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同样困扰规模大的地炼企业,此前,地炼龙头企业山东垦利石化公布了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拟募集资金4亿元,用于补充现金流,而其去年3月份发出的3.9亿元的中期票据仍待偿还。

        生意社能源分析师李宏称,地炼产能过剩严重,外加银行不断收紧对地炼企业的放贷的口径,如今想从银行贷款已越来越难,前几年投资过快的一些地炼企业还可能面临银行的追贷而濒临破产。

        除此之外,山东省自去年10月起实施的《关于加强成品油消费税的管理的公告》加大了对成品油消费税的抵扣管理,使得地炼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受到挤压。

        对于地炼企业来说,以前高达80%~90%的负债率属于“正常”,现在不行了。李宏介绍说,“本来已经亏损经营,政府和银行收紧政策后,很多地炼企业都陷入了危机,今年有多家炼厂已经倒闭或走在关停的边缘。”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