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淇县桥盟街道办事处泥河村抗战老兵郭全英的儿子讲述父亲当年的抗
2015-09-09 
        □本报记者陈海寅

        8月6日,本报刊登了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古城办事处靳庄村89岁老兵张全福的稿件:《十几个同乡战友,只有两个活着回来》。文中提到,1943年9月,张全福和十几个热血青年在淇县参加了八路军。抗战胜利后,只有他和淇县桥盟街道办事处泥河村一位叫郭全英的老兵活着回到了家乡,其他人都牺牲在了战场上。郭全英于2000年因病辞世。

        8月26日,记者联系到郭全英老人的儿子郭良和,他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当年浴血抗击日寇的往事。

        十几个年轻人

        一起参军抗日

        “父亲出生于1922年,家中姐弟7个,有5个姐姐、1个弟弟。由于战争和灾荒,家里一贫如洗,大姑、二姑早早远嫁他乡,其他3个姑姑相继当了童养媳。三姑早早过世,四姑、五姑逃难躲避战乱,至今杳无音信。”郭良和说。

        日本鬼子入侵中国后,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鬼子到处烧杀抢掠,各种暴行耸人听闻。“有次一个鬼子到后张近村强暴妇女,被村民抓住打死扔到了淇河里。县城的鬼子得知后,进村杀了一大批村民,还把村子烧了。”郭良和说,鬼子到牛心岗村屠村时更加残忍,把3岁的娃娃撕成了两半。

        忍受不了鬼子种种暴行的郭全英一心参军抗日。“父亲说,鬼子是没有人性的禽兽,在我国的领土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在那个时期,有点儿血性的男子都会抗日。”郭良和说。

        1943年秋天,八路军的部队来到淇县,早就听说过八路军威名的父亲和十几个年轻人一起参加了八路军。

        肉搏战中

        掐死一个鬼子

        由于作战英勇,枪法准,郭全英成了连里的机枪手。抗日时期,他随部队转战于新乡市获嘉县、安阳市的林县和汤阴县、邯郸市的武安县和涉县等地。

        “父亲说,他们每人要背上几十斤的装备,跋山涉水,日夜行军。由于经常活跃在山区丘陵地带,鞋子磨破了就用绳子勒上继续走,实在不行就光脚走。”郭良和说,战争年代缺吃少喝是常事,野菜、秕糠是主食。但对于战士们来说,最残酷的不是这些,而是战场上的生死无常。

        “在河北省武安和鬼子交火时,父亲为了更好地杀鬼子,把机枪架到了最高地。当他回身取子弹时,右大腿却中了弹。父亲咬牙忍着疼,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两三下就缠在了腿上。他重新装上子弹,把枪口对准鬼子。”郭良和说,在那场战斗中,父亲的左手中指也被子弹射中。即便如此,最后和鬼子展开肉搏战时,父亲仍毫不胆怯。“父亲说,他满脑子都是乡亲们无辜惨死的场面,看见鬼子就只剩下仇恨,只想着报仇。当浑身是血的父亲撂倒一个鬼子后,就使上全身的力气把他掐死了。”

        后来,郭全英落下了残疾(被评定为二等甲级革命伤残军人),已不便行军打仗。但因为当时的淇县还未解放,组织便把他安排在原汲淇联合县民主政府所在地的狮豹头乡小店河村落户,担任了村里的农会主席,领导该村和周边村庄开展土地改革工作。

        “工作中,父亲保留了在部队的刚强、坚毅的作风,还把自己的伤残抚恤粮分给群众吃,在群众中威信很高。淇县解放后,父亲回到了家乡,被组织分配到了西山武工队。”郭良和说。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