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四川:珙县“有思想”的文化桥核心价值观新载体
2015-09-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果展示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方针;“老子、孔子、孟子、管子、孙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晏子”,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十大思想家。一边是引导我们前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边是古老的思想文化结晶,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

        四川珙县,可以找到答案。蜿蜒的巡场河从县城穿城而过,河面上10座桥梁,被称为“十子桥”。珙县将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对城区的十余座桥梁进行文化打造,沿着巡场河从北往南依次铺开,将孔子、孟子、老子等十大思想家的核心文化思想注入桥梁,赋予桥梁新的内涵和意义,让珙县百姓浸润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氛围中,润物细无声地传播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速读珙县

        “五个一”教育实践体系

        一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馆

        一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学校

        一园

        法治文化公园

        一桥

        有“思想”的桥

        一基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

        “一馆”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高度融合

        “一馆”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馆,设立于珙县县委党校,该馆围绕“24字”方针,以“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主题,建立起以成果展示馆、总开关馆、宗旨馆、实践馆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馆。

        教育馆的设立,使得核心价值观教育有了新阵地,教育馆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目前,教育馆已接待来自130余个单位部门的120余批次参观学习,培训党员干部4000余人次。

        “一校”

        价值传播与干部培训并驾齐驱

        “一校”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学校。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先后与浦东干部学院、四川省委党校、宜宾学院等建立了稳定的常态合作关系,吸纳了6所名校的10余名名师组建理论专家团队。

        2014年以来,主题教育学校已成功举办了9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培训班,培训科级干部和基层支部书记2000余人。

        “一园”

        法治建设与群众文化相得益彰

        “一园”指法治文化公园。珙县县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将‘依法治县、建设法治珙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结合起来,以珙县双三公园为主体,通过注入大量的法治文化和廉政文化元素对其进行打造升级,建成了独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记者看到,法治文化公园以主体形象柱、主体形象墙、法治人物长廊和绿化区域法治石刻等文化艺术载体为主要架构,全方位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内涵。公园内,珙县老年大学的老人们正在一片树荫下锻炼。老人们表示,公园改建后,他们不仅有了锻炼的场地,还能在锻炼的间歇了解法治文化故事,增长知识。

        “一桥”

        先贤文化与主流价值传承发展

        2001年,珙县县城从珙泉镇搬迁至巡场镇,新县城沿巡场河而建,被誉为珙州脉根。原巡场镇仅有两座老桥,随着城市的发展,一座座桥梁从巡场河上横跨两岸,随着时间推移又建设了8座桥梁,成为联动县城的“一脉十桥”。

        2014年初,珙县县委、县政府选取了诸子百家中有代表性的十个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管子、孙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和晏子)的核心思想,设计出十座“有思想”的文化桥。

        珙县县委书记陈有树说:“用最贴切的方式引发人民群众的关注,最接地气的形式便于人们接受,用最有效的现身说法引导人们效仿,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高度融合。”

        设计该方案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古老思想结晶在这十座桥梁上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例如彩虹桥重点突出管子文化,重点表现“以民为本、富民强国”。自古以来,玉就是富庶优裕象征,珙玉象征珙县的繁荣富强。管子主张以民为本,发展经济,与当今以民为本,建设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念一致。

        “用群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桥来承载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美丽的精神家园。珙县的这种创新实践值得借鉴。”来自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四川省社科院等专家给予了珙县这一做法高度评价。

        建设“有思想的桥”,珙县居民也是频频点赞。居民梁毅说:“如今走在珙县县城街头,面对焕然一新的‘文化’桥,让我觉得走在桥上更有寓意,也增强了我们珙县的自豪感。”而珙县的文化桥也成为了教师们开展现场教育、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的教育阵地。

        “一基地”

        乡村教化与社会善治得以实现

        “一基地”,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珙县在辖区内竞争性地选择了兴太村、珙泉镇综合文化站、中安村和花树村为实践基地建设的试点村(社区),基地建设以立体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为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实践馆、书报刊阅览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电子阅览室、道德讲堂、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村级广播室、宣传栏(屏)和室外活动场所等。

        据统计,2014年,示范基地共举办群众文化活动30余场次,开办道德讲堂24场次,接待群众1.2万人次,同时,珙泉镇综合文化站获得了全省唯一的“全国十大优秀文化站”称号。记者了解到,至2016年,珙县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乡镇全覆盖。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